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管道系统老化、腐蚀、结垢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哪里漏了补哪里”的应急抢修模式不仅成本高昂,且治理效果难以持续。面对这一挑战,长庆油田采油七厂推动管道治理理念从“急诊式抢修”向“保健式养护”全面转型,构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核心的管道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管道运行质量与开发效益。
推动理念革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防控。该厂坚决摒弃“以修代管”的短视思维,将管道治理重心前移,强化源头防控和系统治理。精准诊断与方案前置,每段管道检修前,均综合运用历史数据、腐蚀监测报告、清水试压检测等,精准分析管道壁厚变化、腐蚀风险、结垢趋势等,制定融合防腐涂层升级、缓蚀剂投加、清垢防堵等技术的综合性治理方案,避免简单“打补丁”式维修。现场核查与动态优化,技术人员深入作业现场,对开挖管段进行详细勘查,验证腐蚀类型、程度和成因,实时调整防腐材料选择、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案,确保治理措施精准匹配管道实际状况。
强化基础管理,提升管道本体与运行质量。将管道本体质量与运行效率作为治理工作的根基,系统性提升管道健康水平。推广底漆喷涂+高温固化+厚度检测内防、双金属复合焊等防腐技术配套手段,确保每段管道、每个焊口符合耐久性要求。同时,对修复管道实施全流程质量监管,杜绝带病投入运行。优化运行参数与智能调控,通过实时监测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动态调整泵送参数与加药方案,避免“过输”“欠输”造成的效率损失和腐蚀加速,确保管道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防治结合,聚焦腐蚀防控与施工质量提升。针对老油田管道腐蚀加剧、结垢严重等问题,采取“控增量、降存量、提质量”的综合防治策略。常态化开展“管道防腐日”活动,试点推广缓蚀杀菌复合药剂投注、内涂+内衬防腐配套、改性牺牲阳极块配套等新技术,实现高腐蚀区块全覆盖;同步应用耐蚀合金管材、非金属复合管等,构建全流程防腐屏障。根据管道潜力、腐蚀程度、治理成本等因素,形成“机械修复+材料增强+工艺优化”的分级治理模式,重点推广内衬修复、复合材料补强等长效技术,减少重复作业。强化施工监督与能力培训。年度组织开展管道焊接、内衬施工、腐蚀监测等关键工序专项培训与现场监督,累计培训30余人次,全面提升施工队伍技术能力和质量意识。
通过推动管道治理理念转型、强化基础管理、创新技术应用,实现了管道健康质量线与开发效益线的双提升。这一“保健式”治理模式不仅为老油田管道系统提供了长效保障,也为洪德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该厂将进一步融合物联网、智能诊断等技术,持续完善管道健康管理体系,筑牢油田生产的“血管通道”。(陈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26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爱国主义教育筑牢高质量发展思想根基
- 2025年09月25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清洁电力项目部助力庆阳市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
- 2025年09月23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
- 2025年09月23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精细注水助推油田稳产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