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

 2025/09/23/ 15:57 来源:每日甘肃网

  金秋时节,放眼镇原油田千里油区,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一片排列整齐、熠熠生辉的光伏板上,静静地捕捉着每一缕珍贵的日光;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的踏勘路线已清晰划定,东数西算绿电聚合项目的签约墨迹未干,分布式电站的电流正源源不断注入生产管网……

  2025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全面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将新能源业务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战略,全面开启镇原油田二次创业新征程。今年该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量突破3000万千瓦时,截至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到3155.8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9625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万吨,清洁替代率达到19.02%,

长庆油田第十一采油厂员工开展新能源工作

  以“质”竞速  在油田之上孕育“电田”

  借助新能源建设,采油十一厂在油田之上孕育电田,走出了一条“板上发电、板下采油”的绿色发展新路径,诸多管理经验、亮点成效在镇原油田落地生根。

  管理体系更“实”。该厂制定下发《第十一采油厂光伏电站生产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构建“日碰头、周对接、月通报”的运维机制;每月严格开展新能源管理考核,并通过厂网公示《新能源管理月度考核通报》,将发电效率、设备故障率等指标与考核挂钩,倒逼管理效能提升。目前完成129座逆变器系统升级,全厂光伏发电偏差达标率由85.8%提高至90.03%,进一步挖掘发电潜力。

  智能管控更“精”。依托《长庆油田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和《新能源智能管控云平台》,专人实时监控每座电站的日有效利用时间、瞬时功率、发电量曲线,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立即联动现场运维,新集作业区通过平台分析发现3处光伏电站逆变器故障问题,及时联动运维队伍进行修复;桐川作业区利用视频巡检,快速发现并处理2处组件遮挡问题,避免发电量损失。

  截至目前,该厂分布式光伏已完成年度发电计划78.5%,绿色动能日益增强。

  以“新”谋局  从零星分布到规模开发

  “从18项支撑性文件办结到43个光伏地块、110千伏升压站的施工道路踏勘,今年我们把‘蓝图’一步步踩实了。”采油十一厂新能源建设专班负责人的话,道出了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的攻坚节奏。

  目前,镇原油区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实现“关键节点全贯通”,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与此同时,庆阳东数西算300万千瓦绿电聚合(首批100万千瓦)也同步推进,计划2025年完成16座测风塔建设,为可研报告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从分布式光伏的“点状突破”到集中式光伏项目的“规模跃升”,采油十一厂既落实新能源基地建设要求,又紧扣“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绿电需求,构建起新能源发展格局,为长庆油田公司打造陇东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筑牢“十一厂支点”。

  以“智”增效  打开光伏电站“上山路”

  面对镇原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地表起伏、朝向多变、局部山沟纵横的复杂地形,该厂以先进设计理念和尖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成功破解了设计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的难题,为光伏电站的上山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根据坡体走向,将山体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小区域,对坡度朝向类似的区域采用相同的布置方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在光伏组件的选择上,采用N型TopCon光伏组件,通过更低的衰减率、更优的温度系数、更高的双面率以及出色的弱光性能,使得发电量提升3%,为电站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逆变器技术方面,智能组串逆变器通过更大子阵设计、智能跟踪联控、智能诊断及智能离散分析等功能的集成,实现度电成本降低1分/W,为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运维管理方面,引入环境监测、智能运维无人机、光伏组件功率预测以及专业清洗设备等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电站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和高效运维。

  采油十一厂将按照“能替则替、应替尽替、宜电则电”总体思路,主动融入长庆油田庆阳市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长庆油田庆阳镇原油区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布局庆阳东数西算300万千瓦绿电聚合项目,让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助力“双碳”目标圆满完成。(王瑾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