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渭源县:“五链”协同发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0/17/ 15:42 来源:定西日报 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张彩虹

渭源县:“五链”协同发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张彩虹

  近年来,渭源县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成果链与政策链协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有效转化为产业创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渭源县工业园区,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学研”融合,近三年实施科技项目65项,投入资金1307万元,成功开发党参、当归、黄芪等精制饮片小包装产品30多种,以及中药袋泡茶、参芪含片等8款药食同源康养产品,2024年产值达1.68亿元。企业负责人秦飞表示,将持续开发大健康产品,构建多层次工业体系。天成兴渭药业、陇源红生物科技等企业共同发力,带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亿元,增长15%。

  渭源县优化人才“引用服”机制,组建以国家科技特派团为核心,涵盖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的中药材、马铃薯等6支科技服务团队,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6个共15万亩,解决产业关键技术21项,培育标准体系4个,打造科技示范基地18个,举办培训260余场,培训1.2万余人次,培养本土技术人才42人,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围绕打造“全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渭源依托国际马铃薯中心工作站及科研院校,构建从脱毒瓶苗到一级良种的梯级扩繁体系,保存种质资源1230份,选育“陇薯”“渭薯”等品种45个,2024年生产原原种9亿粒,占全国产量近1/5。科技特派团引进新品种96个,建立13个试验基地,筛选出4个优良品种,推动“引育推一体化”技术体系建设。

  目前,全县中医药产业已研发药食同源产品50种、中药配方颗粒546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亿元;马铃薯产业开发“定西宽粉”等产品39种,培育精深加工企业8家,加工产能超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2亿元。

  在路园镇高原夏菜基地,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管理。科技特派员推广药菜轮作技术,解决连作障碍。全县发展设施蔬菜6000多亩,带动蔬菜种植10万亩,年产量超30万吨,产值11亿元,产品销往沿海,“西北地区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渭源县与甘肃省启迪公司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作站,2021年以来转化成果50项,登记省级成果16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12.82亿元。2023年入选“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序列,预计今年通过验收。2024年底,渭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以优异成绩通过评估。

  “十四五”以来,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26家,较之前增长225%;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6家,增长220%;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9家,增长254.55%;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8家,增长38.4%。全县累计投入科技专项资金3885.36万元,增长248%。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园区到田间,渭源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