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育人纵深发展
杨海晖
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文化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承载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隐性功能,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在“大思政课”建设格局下推进文化育人纵深发展,既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举措。
以文化自信筑牢思想根基。高职院校肩负着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中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等多方面锤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营造以文化人的育人氛围。高职学生的培养重在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要将特色鲜明的校训校规、不断优化的课程内容、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和校园环境,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坚定职业理想、塑造职业人格、提升综合素养。建立长效机制与文化品牌。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各类职教讲堂、职业文化教育基地、特色校园文化项目等建设,立足长远、整体谋划,凝练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品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推动文化育人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再到“入言入行”的深层转化。
紧扣培养目标凸显育人特色。要紧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教育的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职业性四个方面凸显高职院校育人特色。以思想引领铸魂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群建设,深化工学结合模式,将行业标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群思政育人体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创新基层党组织育人机制。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创新校企党支部联建机制,将企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以企业特色文化创新“党建+技能”的协同育人模式。拓展实践与网络育人资源。结合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构建实践教学与网络育人载体,以真实场景增强育人感染力,拓宽教育时空维度。建设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聘请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企业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操中感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实现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同频共振。
创新文化育人方式载体。要通过构建“认知—体验—反思—改进”的递进机制,推动育人场景从课堂延伸至生活、从校园辐射至社会,切实提升育人实效。要推动课程延展实践。依托“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中的思政课”等活动,以角色转换推动学生理论内化,使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互动生成”,将抽象理论转化为青年话语表达。文化浸润实践。开展“典耀中华”“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借助语言符号与集体仪式构建文化认同场域,激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自觉。社会嵌入实践。以“三下乡”暑期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载体,引导学生将文化认知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革命精神传承等场景中实现“知”“行”统一。
强化职业精神培育。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养,作为“大思政”育人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定期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行业标兵走进校园,通过现场讲座、互动交流,立体化展现职业成长历程与劳动价值内涵。二是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述中国古代工匠技艺传承与当代大国工匠事迹,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人成长三个层面,激励青年学生勇担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三是加强政策解读与价值引导。深入解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文件,结合生动案例阐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更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四是促进技能竞赛与精神培育融合。以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为载体,强化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通过竞赛实践传递“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坚定的理论武装锚定方向、以扎实的实践探索破解难题,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立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路径探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以理论武装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以实践锤炼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用环境浸润涵养学生职业素养与文化自觉,就能培养出“心中有信仰、手上有绝活、肩上有担当”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为制造强国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作者为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4日【理论】健全体制机制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 2025年10月10日【理论】加强古遗址系统性保护
- 2025年10月10日【理论】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 2025年09月26日【理论】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