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给起重机做维护,全凭老经验记,有时候漏了哪个部件,没过多久就出故障。现在有了‘十五点润滑、十七步检查法’,跟着清单走,心里踏实多了!”在化工储运部物资配送车间的起重机作业区,操作员买天祥一边对照检查表记录数据,一边说道。
近期,化工储运部设备管理创新推出的汽车起重机“十五点润滑、十七步检查法”,凭借系统化、标准化的维护流程,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成为保障物资配送高效推进的关键抓手。
“物资配送车间的作业现场,汽车起重机作为核心搬运设备,其运行效率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链条的顺畅度。以往,受限于传统维护方式的零散性与随机性,设备偶发的故障停机不仅影响作业进度,还增加了运维成本。”车间设备工程师符鲲说道,“此外,润滑是设备的‘血液’,关键部件的润滑不到位,就容易出现磨损、卡滞等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设备管理专业团队历经多次实践与优化,创新推出汽车起重机“十五点润滑、十七步检查法”,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维护流程,为设备筑牢安全运行“防护网”,大幅提升了设备运维水平。
“十五点润滑”方案精准锁定汽车起重机的15个核心润滑点,涵盖吊臂、吊钩、支腿、回转机构等关键作业部件,并针对不同部件的运行特性,科学设定润滑周期与方式,实现“按需养护、精准供给”。其中,吊钩轴承、吊钩滑轮组、吊臂锁销等高频受力部件,采用“每50工作小时或每三天一次”的短周期润滑,通过涂抹式润滑脂、加注润滑油等方式,确保部件旋转与操作的灵活性,有效减少磨损;吊臂回转轴承、吊臂伸缩滑块、支腿伸缩机构等中度使用部件,设定“每100工作小时或每周一次”的润滑周期,搭配锂基脂、喷涂式润滑油等适配油品,保障设备运行平稳;而回转机构驱动齿轮、回转机构液压马达、冷却风扇轴承等长效运行部件,则以“每200工作小时或每月一次”为周期进行深度润滑,通过检查油位、补充油脂等操作,防止部件因润滑不足导致过热或故障。
“有了这十五点清单,按周期、按方式操作,心里特别有数。”长期操作起重机的买天祥感慨道。
通过标准化的润滑流程,设备关键部件磨损率显著降低,卡滞现象基本杜绝,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
如果说润滑是“事前养护”,那么检查就是“事中保障”。为确保设备无安全隐患投入作业,车间设计了覆盖设备上车、下车全区域的“十七步检查流程”,从外观到核心系统,从操作部件到安全装置,实现“无死角、全维度”排查。
在设备上车部分,操作员需依次完成7项检查。先通过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无损伤锈蚀,再重点核查吊臂有无裂纹变形、吊钩是否完好无裂痕、钢丝绳是否存在断丝腐蚀;随后检查液压系统油位与泄漏情况、回转机构运行是否顺畅无异响,最后确认操作室操作系统正常。而在下车部分,10项检查同样细致入微。从底盘有无裂纹、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到支腿伸缩是否自如、制动系统是否灵敏,再到液压缸、传动系统、电气线路、照明装置、动力装置的运行状态,最后严格核验安全阀、限位器等安全装置的有效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作业标准。
“这十七步检查就像给设备‘体检’,每一步都不能少。之前有一次检查发现支腿轻微漏油,及时处理后避免了更大故障。”买天祥回忆道。标准化的检查流程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为设备安全运行筑起“防火墙”。
自“十五点润滑、十七步检查法”实施以来,物资配送车间汽车起重机的运维成效显著。同时,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大幅缩短,操作员作业效率提升,设备运行安全性得到全面保障,未发生一起因设备维护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设备运行情况,持续优化‘十五点润滑、十七步检查法’,并将这一创新维护模式推广到车间其他车辆设备上,为化工储运部物资配送工作高效开展提供更坚实的设备支撑。”车间设备副主任张强表示。
化工储运部以创新为驱动,用标准化、精细化的设备维护方法,不仅破解了传统运维难题,更彰显了基层车间在降本增效、安全生产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迟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05日兰州石化:制度转型赋能 治理中枢活跃
- 2025年11月04日兰州石化小改造换来大收益
- 2025年10月31日以精细精益管理赋能一流企业建设 兰州石化公司召开“三基”工作大会
- 2025年10月30日兰州石化公司党委加强支部建设:锚定一个“点” 撬动一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