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我和我的祖国】王一航:37年的“洋芋人生”

 2019/01/24/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武永明

王一航:37年的“洋芋人生”

王一航

  一头银发,一件穿了十来年袖口已经泛起油光的棉衣,一口地道的渭源口音,平时不善言辞,但谈起马铃薯却滔滔不绝,这辈子只专注马铃薯而且把马铃薯研究做到了极致,他就是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名誉所长王一航。他在1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与共和国同成长,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这一辈子很幸运做出了一点成绩,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这是中国人的福气。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也是个农民

  “我的家乡渭源县五竹镇是个苦地方,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29岁了,女儿也两岁多了。我是高考前半个月才报上名的,于是向生产队请了十天假,在家看书背公式记定义。时间紧张,不可能全面系统复习,只能凭上高中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应考,当年考了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四门。我记得很清楚,四门课的高考平均分是69分,那时候不算总分,只算平均分。单凭这个成绩,报重点大学都没啥问题,但为了稳妥,能早日跳出农门、走出贫瘠的大山,于是就选报了当年在甘肃省招生人数最多的甘肃农业大学,而且选择了甘肃农业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农学专业。”

  王一航说,“之所以放弃重点大学而选报甘肃农业大学,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当时年龄大,担心填报重点大学不被录取,报个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也增加录取几率;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考大学前自己也当了9年农民,早已习惯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再说我也愿意学一些农业技术,将来为农业服务。1977年入校时,全班40人年龄最大的都33岁了,最小的才高中刚毕业,29岁的我还不是年龄最大的。”

  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分配时,王一航主动提出干专业,于是被分配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报到时,他主动向院里申请,自愿到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设在渭源县会川镇的马铃薯育种站工作,由此开始了他长达37年的“洋芋人生”。

  “那时候,我老婆孩子都在五竹镇农村生活,为了能多多少少照顾家里,就主动请缨到距离五竹镇约25公里的会川镇马铃薯育种站工作。”王一航说。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