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理论】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2019/03/18/ 04:4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福生 王学俭 王宗礼 王玉芳 董志峰 杨建毅 姜涛

  推进文艺创作守正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玉芳

  时代的变革呼唤强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根植于全国人民内心的信念和勇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紧紧围绕“培根铸魂”来开展工作,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不断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

  文艺作品要紧密反映时代精神和主题。马家窑文化中,勤劳的先民们在日用器皿上注入了文化的符号,神奇的动物图纹和对称的几何形状,古朴、大器、浑厚,特别是那个描绘舞蹈的场面,简单勾勒仿佛让人能够看到当时的生活状态,辛劳而又安逸。这些文化的基因就像黄河奔流一样,千姿百态,生生不息。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大家自觉地承担起记录、描绘、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以劳动人民为中心,艺术传承和发扬要结合当今社会主题,深入实践,体验生活,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的心声。这样,艺术创作才有丰富多彩的话题,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社会。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最终力量,也是文化艺术创造的最终力量,人民群众呼唤的主题,就是当下的民心所望。去年以来有两部非常热门的主旋律电影,一是《红海行动》,二是《流浪地球》。前者描述了在世界互联却又动荡的时代,国家有能力保护公民的安全,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后者表达了中国人面临世界性危机时的责任与选择。当家园出现危机,我们不是利用科技优先逃避,而是创造出新的办法,带领全球居民一起寻找新的沃土。电影的内涵描绘了当今中国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更是阐述了中国文化顽强的基因:仁爱大同,牺牲小我。这样的艺术作品获得成功理所当然。对比之下,确定了以人民为中心,如何去寻找创作的突破点,展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的瞬间,需要我们在各自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高校艺术专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认真组织理论学习。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是开展美术教育和创作的前提。特别是继续提高政治站位,更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为人民创作的导向,不断提升文艺创作的生产质量。其次,继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我们将以“育人才、树新风”为出发点,审视长期以来在美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开创教学的新局面,培育自信有为的专业人才。第三,结合专业特长,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我省地方文化发展需求。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交流互通,共同进步,为推动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准确把握三个基本特性

  甘肃政法学院科研处处长 董志峰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核心在于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基本特性。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性”。首先,哲学社会科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次,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能反作用于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因此,这就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因循守旧,而应该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构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勇于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必须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立德,注重时代性、唱响主旋律。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文学艺术创作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体现出鲜明的群众取向。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明确“为人民立言”的目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接地气”,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要观照人民生活、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百姓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的问题,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实现“以精品奉献于人民”的宗旨。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多出成果、多出有益于人民的精品成果。

  准确理解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道德性”。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恪守学术道德,担当历史使命,是当代社科人的责任。一是坚定理想、涵养道德、砥砺品性、奋发有为,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书写好时代答卷。二是要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学术腐败,汇聚起学术界崇德向善、追求真理、积极创新的学术品格和道德精神。三是要注重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四是要注重严以治学,形成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立德树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