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组织破难题 “善民福地”谱新篇
红城镇永安村党建助力名镇保护与开发
每日甘肃网4月2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近年来,永登县红城镇永安村找准村级经济发展方向,围绕国家历史名镇保护与开发这个落脚点,发挥优势,让旅游资源“融”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旅游景点“火”起来,让商贸经济“热”。
红城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核心文化遗产和主要商贸集市聚集于永安村。永安村位于红城古城之南,距离镇政府500米,承载着古镇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繁荣兴盛的商贸交流。
“永安村是典型的城镇市场经济,人多地少、矛盾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口多,曾经环境脏乱差,社会治安隐患多,邻里纠纷多,严重影响了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永登县红城镇党委负责同志说,为了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镇的形象和环境,永安村党支部积极强“身”健“体”,攻坚克难,动真碰硬,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纠纷、矛盾,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
走访永安村,村容清洁,临街商户门头牌匾统一制作,美观整齐,沿街进行红城历史文化展览设计布置,形成文化长廊。村党支部负责同志介绍,厕所革命建成150座水冲式厕所,《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发动低保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5人分段包干,定期进行清扫,雇用专人负责日常垃圾清运,安排专人交通劝导、捡拾公路沿线垃圾。还投入180多万元,进行环境绿化工程,重点实施了永宁新村、清明山、感恩寺广场的绿化。永宁新村是红城镇集住宅、商铺、初级中学、幼儿院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项目,在征地建设中,永安村两委班子全力以赴,处理了一大批复杂矛盾,使项目成功建成。感恩寺是红城古镇的核心文化遗产,为了建设感恩寺广场、消防通道,村两委班子一户一户做工作,拆迁13户村民,征用土地,修建道路,并将住户妥善安置,使广场和消防通道全面完成建设。
“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善德风尚。”村委会负责人介绍,成立红白理事会,发出倡议书,引导村民红白事从简办理,其他事尽量不办少办,反对铺张浪费,减轻群众人情负担。宣传孝德模范,赖清霞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十多年,培养女儿考上大学,推荐为兰州好人。同时,大力实施惠民行动,举办厨师、电焊、编织等劳务技能人员400多人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万元。全面达到两不愁三保障。
近两年,永安村将中断十多年的“红市花灯”进行文化提升,成功举办两届“红市花灯”旅游节,节会通过党建引领导、能人带动、群众集资、协会运作的模式,取得喜人成效。2019年利用传统的清明城隍出府活动,举办清明文化旅游节,游客10万人次,同时积极争取到资金50万元,用于建造清明山景区建设,打造丝绸之路上活态的清明上河图,成为记忆乡愁、祭典先祖、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商贸交流的综合体。通过党建领导,这些丝绸之路上特有的民间文化盛会变成促进商贸兴盛、文化传承、旅游观光、寻找年味、体验快乐的特色旅游节会。
红城镇党委负责同志说,永安村两委班子,立足名镇资源优势,盘活文化遗产,助力村镇发展,成为红城镇打造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旅游强镇的坚实支撑,提升了名镇的文化品位,展示了名镇文化魅力,繁荣了名镇经济,使红城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善民福地”。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忠德 特约记者 祁重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8年12月20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公示 甘肃省一镇三村入围
- 2018年11月15日《兰州历史文化名镇丛书》之一《窑街史话》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