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智库建言】立足“十三五” 谋划“十四五”

 2020/04/29/ 07:0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智库建言】

立足“十三五” 谋划“十四五”

  导读

  2020年第2期(总第51期)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编制好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我省在新时代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期智库建言,我们组织了5篇文章,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联系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赵昕

  电子邮箱:gsdxzkjy@163.com

努力破解民生建设的短板弱项

陈永胜

  在“十四五”时期,由于发展条件的变化,民生保障不再是简单托底数、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要抬基数、实现高品质生活,关键是要努力破解民生领域里的建设短板和弱项。甘肃在“十四五”时期,一定要把破解民生领域短板和弱项作为一个重要的决策方面,选择高效对策。

  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一是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财政对教育支持力度。及时足额拨付各类教育资金,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和“一个稳定增长”,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扩大社会投入比重。二是强化教育资源保障能力,着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建设“教育智慧云平台”,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建立覆盖各年级、各学段、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构建全体参与、人人会用的信息技术运用系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

  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二是构建扩大就业良性机制,提升就业优先政策效能,促进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农村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和企业在岗培训。四是建立政府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责任制度。解决好中低端劳动群体和大龄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五是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鼓励市场需求广、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的家政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中低技能劳动者转岗就业。

  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医疗服务。一是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合理调整分级诊疗病种支付标准,支持县乡医疗机构扩大分级诊疗病种数量。二是鼓励各市州研究细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等政策,拉开报销比例,引导合理就医。三是推动三级医院主动调整门诊病种结构,积极开展日间手术。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平等参与和适度竞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四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五是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启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六是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丰富养老模式,健全养老体系。一是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实施“互联网+智慧养老”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二是完善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三是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加快建设高层次高质量的养老示范基地,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股份制合作的发展模式。四是继续实施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支持。五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力量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转企、改制和重组。

  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住房保障。一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管好用好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二是加快城镇棚户区改造。各地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应改尽改”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三是积极稳妥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支持政府、住房协会或其他社会非盈利机构发展共有产权住房,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中推行共有产权住房。四是健全住房配套政策,引导住房合理需求。五是支持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和个体工商户逐步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混合所有制、外资等非公有制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设施配套。一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积极与发改、住建等项目单位对接。二是加大省级和县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三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粮田建设,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五是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是要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六是创新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运行。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