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成村民脱贫的“靠山”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梁金
初夏时节,阳光融融。在岷县茶埠镇大竜村的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子里,社员正忙着翻晒着满院的黄芪。院子最里边的厂房内,已经晒干的党参一垛垛整整齐齐码放着,厂房门口牌子上的“标准化绿色农产品生产包装扶贫车间”几个大字在晨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家里没有农活时可以来合作社打工赚钱,一天能赚80元。合作社可是我家脱贫的‘大靠山’。”大竜村村民陈金芳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对记者说道。她家种了4亩地的中药材,前些年总会担心卖不上好价钱。自从有了合作社,村民们的药材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
“2019年合作社销售收入共560万元,为贫困户共分红15.092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08万元。”据合作社负责人邱富文介绍,合作社采用资金入股、订单农业、吸纳就业、产品入股、代购代销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乡镇9个行政村456户农户,探索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贫困户286户。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社桥梁纽带的作用,去年合作社实施了“订单农业”模式,与药农签订协议,规范种植,免费提供肥料,邀请专业人员对贫困户进行指导,并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药材。据邱富文介绍,种植户户均可多收入800元左右。
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抱团发展才能实现共赢。2019年3月,在邱富文的牵头下,当地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联合社成立后就敢接大单了!”邱富文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假如有个大客户要一次性采购10吨黄芪,一个合作社短时间内无法备齐10吨货,但5家合作社联手备10吨货便是轻而易举。联合社的成立,实现了合作社之间的技术、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单个合作社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的话语权,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未来,我们联合社将打破区域限制,延伸服务区域,吸纳更多合作社加盟。把岷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邱富文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5月19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通渭:金银花开苦水河畔
- 2020年05月19日【脱贫攻坚影像志】扎根家乡 逐梦青春
- 2020年05月19日林铎在兰州临夏甘南调研民族宗教工作时强调 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凝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