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群众脱贫路上的好帮手——兰石集团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2020/06/13/ 06:1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杜雪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群众脱贫路上的好帮手

——兰石集团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一栋栋新瓦房拔地而起,一片片花椒林和金银花种植基地绿了又黄,一个个文化广场干净宽敞……这一幅幅农村美好生活新画卷,正是兰石集团全力推进通渭县脱贫攻坚结出的丰硕果实。

  截至目前,兰石集团对口帮扶的通渭县10个村已减贫1207户5588人,实现7个贫困村整村脱贫。

  “兰石集团帮扶工作队,就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去年脱贫摘帽的通渭县第三铺乡马家坪村村民如是说。

  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出行更便利

  孟河村是通渭县平襄镇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的地形多是两山夹一沟,住在深山中的村民想去赶个集,都要走上半天的时间。

  2016年,兰石集团驻村干部走访入户中,切身体会到,“要致富、先修桥”,必须打通这两山之间的道路。

  利用老厂区拆迁物资,兰石集团一个月内为孟河村修建了一座桥,连通了河东河西,硬化道路1.8公里,砂化道路3.8公里,实现了孟河村祖祖辈辈几代人修路修桥的夙愿。

  后来,兰石集团又为地处深山的孟河村李湾社修了一座新桥。原本孩子上学、村民出行需要多走5公里的山路,现在再也不需要绕道了。

  这两座桥使700多名村民受益,一座被称为“连心桥”,另一座则叫做“便民桥”。

  帮扶期间,兰石集团多次筹措资金物资,帮助当地解决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问题。2013年以来,拓宽整修乡村道路40.3公里,解决了10个贫困村568户共2275名贫困人口的出行难问题。

  教育帮扶,群众脱贫有出路

  “我最大的心病就是儿子。”

  2013年,通渭县第三铺乡党堡村村民党海东对来走访的兰石集团的帮扶干部说起了自己的心事。

  党海东说,孩子成绩不好,初中毕业也考不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太小,又没有一技之长,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经过分析和认真考虑,兰石集团帮扶干部提出让党海东的儿子报考兰石装备制造技师学院,学习一门技术。

  学费全免、优先安排到兰石集团就业。这个承诺让党海东这个要强的西北汉子感动不已。

  2016年,党海东的儿子结束了在兰石装备制造技师学院的学习,并顺利通过实习期的考核,正式成为兰石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如今,他已在兰州新区兰石家园住宅小区安了家。党海东一家的生活在兰石集团的帮扶下发生了质的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长期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兰石集团在为农村基础教育添砖加瓦的同时,依托兰石职教资源对当地“两后生”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八年多来,共有190名通渭籍学生就读兰石装备制造技师学院,158名通渭籍学生在兰石集团就业。依托兰石装备制造技师学院产、教融合的优势资源,兰石集团还在通渭当地开展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提高当地的职业教育水平。

  产业助力,群众脱贫有抓手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项目不可少。为此,兰石集团不断探索创新,通过特色项目对接帮扶,让贫困户真正脱贫。

  依托兰石兰驼公司农机装备优势,兰石集团大力开展农机项目帮扶,以帮扶村为单位,累计捐赠价值200余万元的大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等农用设备共214台套,作为帮扶村集体财产。

  如今,对口帮扶的每个村里都有了四轮拖拉机、垃圾清运车和手扶拖拉机。

  有了农机,村里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既能服务本村村民,还能出租给周边村民增加村集体收入。“我们自己的村民用一亩地20元,其他村要用的话一亩地50元。”党堡村农机合作社社长党亚兵说,这些农机在春耕时作用很大。

  不仅仅是农机捐赠,八年多来,兰石集团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花椒树、金银花、早熟马铃薯、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10个帮扶村共种植花椒1200余亩。

  以合作社带动农户的方式,兰石集团协助城墙湾村、党堡村和姚岔村组建3个绿壳蛋鸡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养殖业。截至目前,10个村肉鸡存栏8250余只,肉牛存栏1546头,肉羊存栏8495只,加快了贫困村致富奔小康步伐。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