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甘肃推动实施“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精准脱贫追踪报道之羊产业 发“羊”财走阳光道

 2020/07/16/ 06: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薛砚

  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养殖合作社负责人马大五德抱着羊羔。合作社带动群众发起了羊财。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创新带贫模式

  确保稳定增收

  东乡县村民马成海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每年依靠羊产业收入达3万元。

  “近几年党的产业扶贫好政策帮了大忙,我也彻底改变了以前的传统养殖观念,依靠着‘东乡手抓羊肉’‘东乡贡羊’等东乡特色餐饮品牌,肉羊的市场需求旺盛,销路好,效益明显。以前我卖一只羊顶多挣100元,现在每只羊挣到200元以上呢!”尝到了养羊甜头的马成海感叹道。

  有好政策护航,有好货不愁卖,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养殖户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激发出来。

  近年来,我省不断建立完善农户在产业中的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切实保障村集体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收益,有效缓解贫困群众“怕白干”不投入、“闷头干”收益低的问题,扎实推进肉羊产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地处腾格里沙漠前缘的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如今建起了年产羔羊10万只的种羊繁育基地,通过采取“羊银行——贷母还羔”扶贫模式,每年带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5000户贫困户发展肉羊产业。

  古浪县是我省农业大县,具有养羊的传统优势,以前由于到户到人产业扶持投入少,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精深加工水平低、带贫益贫能力弱等因素制约,全县羊产业效益不高,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不明显。

  2017年12月,为扶持和带动贫困群众,培育脱贫增收产业,古浪县委、县政府注资5000万元组建国有独资产业扶贫公司——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

  据公司负责人胡丛斌介绍,在带贫模式上,依托贫困户户均2万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其中1万元作为借贷种羊保证金注入兴盛种羊公司,兴盛种羊公司向贫困户提供6到8月龄30公斤以上的健康种羊21只(20只母羊、1只公羊),贫困户养殖三年后归还21只羊,其间靠出售羊羔挣收入,公司退还1万元押金,正常情况下,贫困户可繁育200只羊,年增加收入2万元;另外1万元折股量化投入到与贫困户发展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按照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向入股农户分红。农民增收明显。

  产了羊羔不愁卖。会宁县通过与甘肃中天羊业合作,按照 “20+1”引种模式,两年内,每户贫困户给中天羊业上交42只6月龄羔羊,其余繁殖羊只由中天羊业按市场价格回收。如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按照6月龄每只700元的保底价回收,养羊有了保底价。

  没有能力养羊,但同样可以在羊产业链条上挣钱。

  玉门市培育的龙头企业西北羊肉哥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就吸纳了附近乡镇725户贫困户361万元产业到户资金,建成了集牛羊肉屠宰、分割、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在花海镇、独山子乡、小金湾乡、柳湖镇建立了4个养殖基地。设立“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在车间从事屠宰加工。

  “我们是移民过来的,家里没有地,养羊多的话,饲料成本高,喂不起。”玉门市小金湾乡龙泉村村民周哈里木说起了自己的难处。但现在他在车间里打工,每月有了3000多元钱稳定工资,他笑着告诉记者:“家里去年就脱贫了,我还学了不少羊肉加工技术,以后成为高级技术工,工资更高。”

  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了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肉羊全产业链,肉羊附加值不断提升,通过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将贫困户紧紧“镶嵌”在产业链条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