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圈舍内现场授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 砚
完善保障机制
迈向更高层次
搞养殖效益好见效快,但风险也较大。2018年底,广河县祁家集镇寺后子村村民马海蛟家中就发生一晚上36只羊突发疾病死亡的情况,好在他当年以每只5.6元的保费为100只肉羊购买了保险,保险公司按照理赔程序,向马海蛟支付2.52万元赔偿款,继续养殖也没有后顾之忧。
实现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需要建立一套涵盖风险防控、技术服务、饲草供给、疫病防控、人才支撑等多方面的产业发展保障机制。
我省出台的《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全省扶贫产业稳定发展和贫困户稳定脱贫提供了一揽子风险保障,积极构筑农业保险防护网,三年投入36亿元财政保费补贴资金,重点开展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工作。
截至2020年4月底,全省累计实现签单保费32.05亿元,累计赔付22.37亿元,直接受益农户266.42万户次,农业保险为农民群众放心种、放心养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
现在,我省养殖产业已经由曾经粗放式的放养模式逐步转变为精细化的舍饲圈养,不仅有效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为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但饲草成本的增高也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制约因素之一。
去年以来,我省把粮改饲作为循环农业的主要抓手,以广河县、甘州区等玉米种植面积大的27个牛羊产业大县作为重点区域,安排近8亿元资金,大力推广粮改饲全株青贮技术。
如今,一个个打捆包裹好的饲草大包散落在广河县的田间地头,他们不仅成为牛羊的“面包”“罐头”,也让玉米秸秆变废为宝,成了农户致富的“香饽饽”。
广河县落实每亩350元的奖补措施,推动粮改饲在全县全面铺开,2019年推广面积达20万亩,催生粮改饲企业13家,完成订单、流转种植10.4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万亩。全县搞养殖的农户达3.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8%,形成了“家家‘粮改饲’、户户养牛羊”的良好局面。
“我们成立‘饲草银行’,开展以草换草、以羊换草、以钱换草、以粪换草等业务,带动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亩均至少增收300元。”广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进福介绍。
目前,我省不断健全完善饲草产业“种、管、收、贮、运”一体化发展体系,成功探索出“种养一体化”“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及“饲草收贮银行”等三种发展模式,引导牧草加工企业、牛羊养殖企业和农户积极对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从事饲草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近300家,规模化青贮饲草料生产率达到了50%以上。
农村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养殖产业人才培育。
环县实施大学生养羊“千人计划”,成立了大学生养羊协会,打造以大学生为主的“环县养羊人”团队,选聘328名优秀未就业大学生从事肉羊养殖事业,每人每月享受就业补助1500元,企业按照每人每月40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补齐,促进大学生成为环县养羊业的高精技术骨干力量。
去年8月,东乡县组织了一次为期60天的畜牧兽医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与以往的培训不同的是,近百名参训学员覆盖了东乡县所有乡镇,都是基层防疫员,他们首先在甘肃农业大学接受了为期40天的集中理论知识培训,随后在东乡县多个牛羊养殖基地展开了为期20天的实践训练。
“省里的大学教授给我们上课,这还是头一回。”东乡县考勒乡三塬村防疫员马翔告诉记者,“专家们还和我们一起到羊圈里现场讲解,疫病防治、改良扩繁及饲草料配方都讲得清清楚楚。”
产业发展好,群众脱贫劲头足。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我省羊产业发展也有了新的目标。
时下,我省正加足马力,“畜”势腾飞,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提高肉羊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不断优化肉羊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继续扩大“粮改饲”政策覆盖面和实施规模,加快推进肉羊养殖绿色循环发展,努力奏响陇原大地现代羊产业牧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