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脱贫出列 幸福梦圆——庆城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07/23/ 08:30 来源:陇东报 记者 李云

脱贫出列 幸福梦圆

——庆城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陇东报记者 李云

  每日甘肃网7月23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  2014年至2019年,庆城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建档立卡的53074人减少到708人,贫困发生率从22.16%下降到0.29%,减贫效果明显。今年2月,庆城县光荣“摘帽”,退出贫困县行列。6年多来,庆城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下足“绣花”功夫,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兴产业 贫困户增收有渠道

  “这一季辣椒长得好,每亩纯收入不会少于3000元。”眼下正是夏季蔬菜采收季,庆城县蔡家庙乡大堡子村村民翟淑芳在地里忙了近1个月。村里的庆城县大堡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她种的2亩螺丝椒,今年迎来了大丰收。

  几年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贫困村大堡子村依托合作社,发展起了蔬菜种植产业。为延长贫困户和闲置劳动力的务工工期,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合作社在县扶贫办、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投入资金200多万元,于2016年建起了800多亩的大棚种植基地。2018年,大堡子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如今,我们大棚内一年四季都有菜可收,农户天天都有事做。”庆城县大堡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恒军说,“近两年,合作社的蔬菜品种增加到了10余类,产业基地由创办之初的800亩扩大到2000余亩,与30户贫困群众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已发放劳动报酬78030元。”

  脱贫攻坚推进以来,庆城县坚持以“造血”为主线,重点落实产业、金融、就业等扶贫政策,现已形成苹果、蔬菜种植加工、中药材种植等6大帮扶产业和委托帮扶、直接帮扶、股份合作、以奖代扶等4种帮扶模式。累计设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153个、金融营业网点26个、便民金融服务点58个,协调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2.7亿元。

  补短板 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二郎山村是庆城县葛崾岘办事处唯一一个贫困村,也是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条件最差的一个。全村有农户308户12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5户415人,居住比较分散,许多窑洞由于常年的雨水侵蚀变成了危窑。2017年来,庆城县先后派出两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克难攻坚,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短短两年时间,村里的路修通了、房建起了、水引来了,还建起了养殖合作社,栽上了扶贫经济林。

  如今,走进二郎山村居民点,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两侧一排排绿树随风摇曳,一座座白墙青瓦的农居错落有致。7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兴旺告诉记者,2017年,他拆除了自家年久失修的土砖房,将1亩多的宅基地和菜园全部还林复绿,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进了集中居民点。“集中居民点入住的20户村民,全部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分散居住在大山的各个地方。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我们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房前屋后还建有小菜园,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张兴旺说。

  几年来,为补齐短板,改变贫困地区发展面貌,庆城县按照“尽锐出战”的要求,从各县直单位精心挑选班子成员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与原工作职务脱钩管理,以“标尺考核”的铁纪严规推进驻村帮扶,着重解决偏远落后地区发展难题和民生领域顽疾。

  强保障 综合施策稳根基

  近年来,庆城县着力强化财政保障,提升扶贫效能,稳固扶贫根基。紧扣“两不愁三保障”,针对贫困群众需求和脱贫短板,研究制定了《“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包括果树栽植、汽车驾驶、烹饪电焊、香包刺绣、种草养畜等10类64项扶持项目,让贫困群众结合现实需要,自主选择发展项目,实现了“政府精准配餐、群众按需点单”。

  固本强基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四抓两整治”,严肃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着力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短板,全面夯实贫困村发展基础;通过教育引导、技术培训、表彰激励等方式,激活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全县4000多名帮扶干部,采取“一对一、人盯人、不漏户、不漏人”的方式,加快劳务输转速度。目前,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1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及边缘户劳动力16024人。

  与此同时,庆城县全面深化住房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社会扶贫等帮扶措施。2016年以来,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89户2500多人、贫困户危房改造11507户,发放各类教育助学金2.57亿元,落实兜底保障22.5万多人次、2.7亿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