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用智慧打造“志智双扶”样板——西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2020/08/13/ 02:1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李欣瑶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用智慧打造“志智双扶”样板

——西北师范大学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有着110余年历史的老校,与甘肃的“缘分”,从80多年前,学校西迁扎根兰州之日起就结下了。

  80多年过去了,西北师范大学早已和甘肃融为一体。在陇原大地的城镇乡村,遍布着这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甘肃沟壑遍布的土地上,随处可见这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在陇原脱贫攻坚之路上,西北师大同样当仁不让,挑起了扶贫重担。

  缺资金、少项目,在脱贫攻坚中,高校能够做些什么?这是西北师大一直思考的问题。

  充分发挥高校智慧,“志智双扶”,是这所高校找到的管长远、管根本的脱贫攻坚之路。

  一支粉笔,从大学校园写到农村学校黑板

  礼县的雷坝、桥头、白河3个镇的6个村,是西北师范大学的对口帮扶点。

  从兰州出发,开车大半天才能到达礼县。西北师大从3年前开始对口帮扶,这条路,从生走到熟,如今,走出了感情。

  西北师大二附中校长窦继红,在礼县有好多“熟人”。这些“熟人”,窦继红并不一定都能叫得上名字,但大家都认识他。

  “熟人”多,是因为窦继红来礼县多。每一年,他至少会带着学校老师来礼县示范教学四五次,每次一待就是一周,县里大大小小中学的老师校长,自然就记住了他。

  每次带老师来乡镇学校示范教学,窦继红和同事们都做足了准备。同一堂课,二附中的老师上一遍,乡镇学校的老师再讲一遍,在“同课异构”中,找差距、补短板,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很快。同时,窦继红还会有针对性地准备专题讲座,“中考如何复习”“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等等。

  每一学期,西北师大二附中都会迎接来自礼县乡镇中学的老师“跟班学习”,进入城市学校的课堂,听课、批改作业、讲一堂课,这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机会难得。

  西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见长的高校,学校脱贫攻坚帮扶的第一步,就是教育扶贫。

  3年多来,西北师大发挥附属学校优势,开展教师双向培训,先后选派骨干教师70余人次到帮扶村镇学校,通过公开教学示范、讲座、报告、座谈会等形式对教师全员培训。同时,还邀请帮扶村镇学校教师,分11批100多人次到附属学校进行培训。

  此外,西北师大还选派100余人次的优秀大学生,赴帮扶村镇学校开展支教,缓解当地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一支粉笔,一直从大学校园,写到了乡村学校的黑板。3年多来,帮扶村的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雷坝学区的中考成绩、六科合格率在全县38所初中里,从排名靠后提升到前5名。

  前段时间,桥头镇初级中学的两个教学研究项目结题,窦继红很高兴。在西北师大二附中教师的带领下,以前看起来“高大上”的教研课题,乡镇学校也能做了。

  而且,有了帮扶老师的“点拨”,当地乡镇学校的教学“越来越有章法”,老师们也觉得“越来越会上课了”。

  一腔热情,从遗落的文化中挖掘精神“富矿”

  2019年5月,张国奎作为第三批帮扶队员,来到礼县雷坝镇甘山村。从县城出发,60公里山路弯弯绕绕才能到达甘山。

  前两批队员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修路、改善村容、挖掘致富项目等,张国奎和队友们来到甘山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甘山”。

  通过大量调研,帮扶队发现这个位于大山顶上的小村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甘山人崇尚文化、尊重教育。那时,村里识字的人,提笔就能写诗,一本由甘山人自己创作整理的诗集《甘山歌谣》,先后出版了5次。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走出大山,村里人越来越少。曾经热闹一时的甘山文化,逐渐沉寂了。

  张国奎从《甘山歌谣》中得到灵感,能否挖掘甘山的文化根源,重拾甘山文化?

  于是,西北师大派来了旅游规划专家,对甘山村进行了整体规划。经过反复论证,“生态甘山、艺术甘山、文化甘山”的发展思路被提了出来。

  甘山村地处礼县大香山风景区中,生态保护被放在了第一位。紧接着,西北师大在甘山村挂牌成立了“西北师范大学甘山艺术实践基地”,原本闲置的小学,被改为充满艺术气息的村民活动场地,随着西北师大学生一批批来这里写生、采风,沉寂的小村庄热闹了起来。

  帮扶队请来了曾经参与《甘山歌谣》编纂的作者,邀请他们重拾甘山歌谣,重新编辑成书。

  7月21日,一场“秦文化论坛:秦人崛起与西秦岭地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甘山村举办,来自省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齐聚小山村,在他们的研讨主题中,“甘山歌谣及礼县历史文化的内涵”就在其中。

  甘山村村委会主任郝裕鑫激动不已:“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专家学者,而且还是在我们的小村子里。”在甘山村举办学术研讨会,是西北师大重拾乡村文化、用文化唤醒村民心中内生发展动力的举措。

  张国奎说,我们将借助大香山风景区,为甘山打造乡村文化体验式旅游。来甘山,赏景、写生、品味“甘山歌谣”,我们将在村子所在的山坡上,规模化种植油菜田和中药材,在村子里打造民宿示范馆,让游客来了有风景看、有文化品、有地方住。

  在礼县的帮扶中,西北师大通过打造乡村文化,点燃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该校完成村舞台、村民文化中心等乡村标志性建筑文化墙绘1000多平方米,建成文化广场6个、乡村印记馆3个,整理出版《甘山歌谣》《扶贫志》《乡村史》等,在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和乡村文化艺术建设中,提高了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留住了乡愁记忆,鼓舞了民心。

  一批创意,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

  从甘山村往下走,山脚下就是西北师大的另一个帮扶村——蒲陈村。

  这个村,种花椒、种核桃,也种油橄榄,可是哪一样,都由于地域受限,卖不出好价格,老百姓的收益自然上不去。

  经过几年的摸索,西北师大帮扶队为蒲陈村找到了发展的“金钥匙”,那就是通过“带贫合作社”发展村里的花椒、菜籽油、土蜂蜜三大产业。

  帮扶队员王海波本科学设计出身,他深知,要发展产业,必须得做大品牌、做强企业。同时,产品的包装设计也不能显“土气”。

  帮扶队出主意,在村里成立了甘肃蒲礼源加工销售有限公司,还多方筹措资金8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王海波自己动手,为村里的产品“蒲礼”“蒲礼源”系列设计了透着“洋气”的产品包装。

  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去年就“消化”了村里花椒总产量的一半。王海波说,今年车间的生产规模还将扩大,村民不用再为销路不好而发愁了。

  更让村民欣喜的是,今年7月,这个企业已经拿到了“生产许可证”。也就是说,扶贫车间可以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工出的产品能够进入超市等渠道销售。

  王海波说,这样一来,我们在村里就能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村民增收。

  帮扶队在富村民口袋的同时,也在富村民“脑袋”,他们通过农产品种植的规范化培训,扶贫车间的人员管理培训,现代种植养殖观念的培训等,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拓宽了村民的致富思路和道路。

  如今,这间扶贫车间年销售额达230多万元,除了消费扶贫的采购渠道,网上、超市等渠道正在进一步拓宽。

  据西北师范大学帮扶办主任李景禄介绍,西北师范大学发挥离退休教师、在职教师、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三批帮扶干部梯队集合,以及校地企结合的方式,在脱贫攻坚中实现了知识智慧向内生动力的转化、思想文化向乡村文明的转化、科教成果向产业发展的转化,助推礼县的帮扶村找到了精神与物质、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之路。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