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华池:产业扶贫托起群众小康梦

 2020/08/13/ 07:51 来源:陇东报 记者张蕊娜

华池 产业扶贫托起群众小康梦

  每日甘肃网8月13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记者张蕊娜)初秋时节,走进华池县五蛟镇刘家湾村,树木掩映的新居、宽阔的硬化村道、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无不展示出村庄的变化。

  刘家湾村辖8个村民小组,385户1630人,山大沟深,立地条件差。多年前,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困难,大多数群众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

  记者见到村民寇芳娟时,她正忙着晾晒黄花菜。在她家院子里,有三间石箍窑洞和两间砖瓦房,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也一应俱全。2016年,借着扶贫的东风,寇芳娟享受了6000元的扶贫补贴,打上了小电井。2017年,她又拿到了1.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贴,家里盖起了新房子。今年,寇芳娟种植了13亩板蓝根。

  寇芳娟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在家门口上了班。“山里种小麦产量低,收成不好,今年我种了些板蓝根,效益可能会好一些。”寇芳娟种植板蓝根的想法得益于她在恒烽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时学到的种植技术。“农闲时,我会去药厂打工,种植和务工加起来能收入3万元左右。”寇芳娟说。

  在恒烽中药材种植基地里,黄芪、黄芩、金银花等中药材竞相生长,绿意浓浓;生产车间内,分拣、切片、打包……每条生产线都井然有序。如今,村民们通过种植中药材、土地流转、入社务工、分红等方式,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据了解,恒烽中药材苗林种植有限公司今年种植中药材8.4万亩,有3个3万亩片带,6个5000亩片带和24个1000亩片带,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2万亩。说起公司未来的发展,负责人姚文智说:“我们准备在华池县征用135.35亩地,建设中药材仓储交易市场、冷库等,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务工、种植中药材。”

  刘家湾村的变化只是华池县脱贫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华池县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盯“3+1”冲刺清零目标,围绕全县111个行政村贫困户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和水、房、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短板。同时,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除了大力发展种植业外,还探索出一条以养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华池县的养殖产业主要以山羊放牧为主。借力精准扶贫,华池县看准了湖羊“短平快”的扶贫效益,从放牧式养殖转变为“设施圈养”。

  走进城壕镇火连湾万只湖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饲料加工厂,传来阵阵搅拌机和粉碎机发出的轰鸣声,上万吨饲料打包后有序堆放。

  据城壕镇党委副书记任佰鑫介绍,火连湾万只湖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依托天津市援建资金,整合资源建成的6村联建肉羊示范社。合作社与中盛华美羊业签订了托管协议,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120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户均分红达到7100元。

  54岁的火连湾村村民冯聪龙是该合作社的务工人员,妻子早年去世,他一个人将3个孩子抚养长大,多年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自村里的羊场建起来,我农闲时就来打工,既能赚钱,又能顾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冯聪龙说。

  近年来,华池县整合资源,围绕“种植、养殖、栽植、文化、劳务”五大领域,大力推行“331+”产业扶贫模式,扶贫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9.57万亩、全膜玉米40.1万亩、瓜菜8.03万亩、马铃薯6.05万亩、小杂粮15.05万亩;全县肉羊、肉牛、驴、猪、鸡存栏分别为83.31、5.79、1.62、11.02、30.99万头(只)。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