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大虎每天悉心照顾蜜蜂 郭秀睿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脱贫了,搬新家了,鲍大虎也成了村里的“网红”。
8月20日,由中宣部组织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来到静宁县八里镇鲍大虎家,了解这位普通农民与贫穷作斗争,走上小康生活的动人故事。
今年42岁的鲍大虎是靳坪村村民,2019年确定为脱贫户。他15岁开始外出打工,年轻时走过太多弯路,贷款搞货运亏了本,到新疆开修理店也亏了8万多。这期间,他婚姻破裂,家庭事业都不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眼看着女儿一天天大了,父母一天天老去,鲍大虎决定回家“折腾”。

采访团听鲍大虎讲述自己的故事
2018年,借助精准扶贫政策,鲍大虎贷款养牛,并且加入了静宁县众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新式蜂箱钻研养蜂,当年就获得收益。他还租借15亩地,种饲料作物、种粮食,保障了养牛和生活所需。
2019年初秋,鲍大虎借着危房改建政策又重建了新房。现在鲍大虎一家,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鲍大虎之前只是一直没有摸到门路,但他人勤快,不愿意一直过穷日子。”帮扶干部王荣说。
王荣刚来靳坪村时,看到鲍大虎家的老院子衰败破落,一下雨就漏水,就帮他申请补贴,又帮他科学养牛,最多的时候养了9头牛。
“从鲍大虎身上,我懂得了扶贫的真正含义。”在王荣看来,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有时无人帮助,走了弯路。政府的扶贫恰是雪中送炭,带给困难群众勇气与信心。

鲍大虎家的新房

鲍大虎原来的土房子
如今,靳坪村山腰里最靓的一院新房,就是鲍大虎家。
“离开土房子,住进了亮堂的新房,自己心里都亮堂了。”鲍大虎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好政策,让我一个普通农民过上了好日子,踏上了小康路。”
“现在我家有7头牛,还有20多窝土蜂,今年还种了40多亩地,只要我好好干,日子一定会更红火。”鲍大虎对未来信心十足。

鲍大虎喂牛

鲍大虎的新家干净整洁
鲍大虎家门前的核桃林挂满果实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21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富民村有个产业“带头人”
- 2020年08月21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河新村的新变化
- 2020年08月2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山里来了“走教”老师
- 2020年08月20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薛建红的“生意经”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