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点亮乡村未来
3年前,首批全省“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在西北师大附中落地生根。也在那时,这些“春蕾”与西北师大附中的园丁们结下了不解之缘。3年后,当年那些稚气未脱的少年们用坚韧踏实的学习态度,以90.5%的一本上线率给予默默守护他们的老师一份最厚重的教师节礼物。同时,这份厚重的礼物也成为了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的最好成果之一。请看来自师大附中“弘远班”的故事——
一份成绩单
最近,西北师大附中的老师们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份学生的成绩单:汤雪萍四川大学;李江北京交通大学;邵新龙东北石油大学;闫华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娟儿天津医科大学;陈云北京华工大学;米家驹西南大学……每一个知道这些学生的附中老师都奉上一个又一个的赞——这些学生都是师大附中首届“弘远班”的毕业生。
为给甘肃省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更好发挥教育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起,由西北师大附中承担、面向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应届初中毕业生的“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开始实施,当年该计划招收高一新生42名,西北师大附中成立了首届“弘远班”,这些同学来自陇南、酒泉、武威、白银、临夏、定西、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等多个市州的贫困地区。三年之后,今年8月,“弘远班”42位同学中38人上一本线,整体文理一本率90.5%,其中文科一本率92.3%,理科一本率89.7%。虽与2020年师大附中整体98%以上的重点率有一定差距,但较之进校时的成绩,“弘远班”同学用时间交付了“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一份最好的成绩单。
两张录取通知书
收到四川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汤雪萍开始入学准备了。考进自己满意的高校,这个女生内心的喜悦满满。汤雪萍的家在武威古浪县海子滩镇,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由于家庭贫困,汤雪萍原以为她的人生将被定格在这里,却没有想到命运会因为“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而改变。
看着手中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她想起三年前收到师大附中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情形:去省城最好的高中读书,这是她当时不敢想像的事。西北师大附中每年的兰外招生难度她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给了她一个上名校的机会。2017年8月底,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和一份憧憬、一丝慌张,汤雪萍走进了附中校门。
并非只有汤雪萍一个人有过这样的紧张情绪,42个“弘远班”学生都曾经有过许多的不适应。进校后他们被分散进入各平行班学习。由于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进入新的班集体之后,大部分同学成绩相对落后,有近四分之三的同学位于各自班级的第三梯队。
“陌生的环境,遥远的距离,迷茫的未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无所适从。”这是汤雪萍入校当年的心情。
三年的守候
“‘弘远班’的学生个个对自己要求都特别严。”师大附中李洁老师说,班上有两个“弘远班”学生,其中一个学生就是汤雪萍。由于“弘远班”学生在基础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较大,而高一的数学与英语成为“弘远班”普遍的弱势科目,而且英语听力和口语相对较弱。学校精心组织数学与英语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每周三晚上面向全体精准扶贫录取学生开设了数学提高班,切实填补他们的学习漏洞;每周四晚上开设了英语提高班,侧重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很快汤雪萍就由分班时候的名次靠后一路赶超到了20名左右。其他平行班的“弘远班”学生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了学习瓶颈。
“弘远班”学生基本都是家庭人口多,经济压力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实行了“三免两补”政策——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贴伙食费、交通费。同时,学校自筹资金,为学生提供考试报名费补贴、每月生活补贴、新生入学一次性生活补贴、军训费补贴等优惠补助。学校还建立了以国家助学奖励、学校助学奖励、校友助学奖励及社会捐资助学等多种途径的混合资助奖励体系,还为“弘远班”学子免除了教辅材料费。而且每次都是统一收费之后,又私下给这些学生一一退还。
更多的希望
今年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许多“弘远班”的学生都给学校写了感谢信。一位学生写道:“在附中这三年累吗?很累!但是回忆是镀了一层阳光和希望。每每坚持不住懈怠放纵的时候,总有人奋力拉着我前进,有人叫醒了上课打瞌睡的我,有人安慰我解不出来数学题崩溃暴躁的我,有人一路陪伴与我一同追逐目标,有人一番话提醒我坚持到底和心存感恩。”
更多“弘远班”的家长把感谢放在了心里。一位静宁的学生家长说,2015年的一场事故让他成为残疾人,家庭越发困难。儿子始终勤奋好学,2017年依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很荣幸地考进了西北师大附中。3年后的今天,他带着高考的成功即将奔赴大学。
西北师大附中贾金元校长说:“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西北师大附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据了解,师大附中实施的“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仅仅是全省教育精准扶贫的一小部分,我省已有不少学校以多种方式参与教育扶贫计划。除了师大附中之外,自2018年起,兰大附中东校区也开始面向甘南等地区精准招生扶贫户子女。同时,兰州市也出台了相关的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孩子茁壮成长、改变命运打通了扎实通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巧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9月02日灵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 2020年05月12日教育扶贫斩穷根 ——碧桂园集团助力东乡县脱贫攻坚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