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视点】山水笔意长 苍鹰画作殊——刘万里书画艺术简论

 2020/09/11/ 05: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林经文

  花卉与鹰

鹰 刘万里

《石窟四景》副稿之一 莫高秋爽 刘万里与董吉泉合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人们开始考虑生活多样化和丰富性,有一些冲破陈规的作品展示出来。

  在甘肃省文联组织的创作组里,刘万里的创作主要画山水。他和董吉泉、周嘉福等人合作的一批山水画,已经在省内和全国性展览上崭露头角。他们的山水写生,《石窟四景》《农林牧副渔》五条屏等,经报纸杂志的发表介绍,在全省享有盛名。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刘万里在花鸟画上也下了大力气。在他众多的花鸟题材中,无论是梅花、荷花、松、竹、鹰、鹌鹑鸟、八哥、尕拉鸡等,最为出色的是鹰,逐步形成了他个人风格,即与古人合、又与古人离。他画的鹰有笔有墨,在师承中逐渐突破。

  刘万里画鹰主要师承李苦禅。熟悉画史的人都知道李苦禅的鹰经历几变,我们看李苦禅的鹰,是雕、鹫等大型猛禽的传神集合体,兼取众家之特点,而精于笔墨表现。直到李苦禅晚年,画鹰已将鹰喙画成方形,更显威猛。

《农林牧副渔》五条屏之三 刘万里与董吉泉合作

《农林牧副渔》五条屏之四 刘万里与董吉泉合作

  刘万里画鹰先从临摹李苦禅画鹰开始,掌握了其步骤和笔墨手法,并师法古人,兼取齐派特点,又对八大山人画鹰的笔墨顺序细心揣摩,兼取众长。从笔性上看,鹰的背部的焦墨打点(称为醒墨法)都有师法渊源,尤其擅长斗方与四尺三裁,或四尺整张。刘万里笔下的鹰,到晚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形成了自主性很强的个人风格,体现出他从早期方笔,到方圆并用,形神兼备的全过程。

  刘万里一生的创作实践中还涉猎八哥、鹌鹑鸟、鸡、鸭等种类,尤其擅长八哥、竹鸡一类。这些作品既具有高原生机,边塞野趣,是他早期比较成熟的创作,可看出源于传统,也有对近当代著名画家的师法来历。

  刘万里在画禽鸟的过程中也临摹写生过一段时间的鸭子,他吸收过八大山人的空构鸭子,也画一种从写生中提炼出来的写意鸭子,比如甘肃的一种土棕色“尕拉鸡”。有位诗人说八大山人画的鸟不知名、集众美之长,从生活中来,又高于生活,用在刘万里艺术上也比较贴切。

  研究绘画的人都知道,汉唐以来由于连年征战,而河西乃至新疆更远的地方都是扩充疆域的古战场,甘肃历史上卷轴文化几乎是空白。明清以来的唐琏、温虚舟“势单力薄”,也就是说清末民初的甘肃本土画家在图式、造型、风格上不足以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画家风格的形成,唯有成熟的笔墨积累有所启示。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看到在四十年前能够出现像刘万里这样的画家实属少见。

  刘万里的花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梅花、荷花、竹子、牡丹、兰草也经常性出现于独副创作或为主题配景。他在李苦禅门下近二十年的学习,其实是继承了八大山人、齐白石写意花鸟,但他是直接吸收李苦禅笔墨。李苦禅有一句名言:“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平生习书多于习画,主张以书入画,主张笔墨的金石气味,这些主张对刘万里有很大的启发。他的作品线条耐看,经得住审美。

  刘万里的梅花从近当代而来,但他画的是密体梅花,构图饱满、用色浓艳、穿插虚实都极见匠心。他也画圈梅,对清代以来画梅名家有所借鉴。刘万里在西北生活工作近五十年,他的画面上有一种野逸之趣,所以韩不言说他的画有高原生机、边塞野趣。也确如此,这是刘万里花鸟画的美学特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