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书胸中逸气 刻人生豪情

 2020/09/18/ 05: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黄金亮

书胸中逸气 刻人生豪情

半山楼

积土而为山

小日子大自在

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黄金亮

  生于秦安的青年书法篆刻家郭忠之,受陇地之滋养,其书法、篆刻作品质朴而不失俊美,含蓄而不失狂放,厚重而不失逸荡。他以当代书家的广阔视野观照自身的书法创作,笔随意走,风格迥异,兼顾古典审美旨趣与当代人文气息的融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向。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走进传统,又走出传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正途,但临帖是输入,创作却是输出,在这一点上,许多人选择了放弃或者从俗,入古却不能出新,泥古而失去自我,这是许多书法作者无法突破的怪圈。

  郭忠之在书法创作上不一味复古,而是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做到“写我心”而非“写他人心”。他笔下的草书以“二王”为基,取怀素之“狂放”,青藤之“恣肆”,山谷之“逸荡”,用笔方圆兼施,点画饱满,笔力劲健。在体势上既欹侧险峻,又自然洒脱,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章法宽松而气势逼人。他在笔法和墨法上大胆变化,不断追求曲与直、藏与露、方与圆、断与连、迟与速、枯与润、行与留、疾与止、平与侧等元素的辩证统一,从而让我们能够看到一种“气宇融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种质朴、直接的方式直取书法的内核,又在意识流淌的过程中,将感性的意境化为书写的痕迹。

  书法用笔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藏锋”,藏而不露,筋骨内敛乃是许多书法家梦寐以求的。

  郭忠之隶书以汉碑的金石气为基,取《曹全碑》之秀丽多姿,《张迁碑》之古朴厚重,《石门颂》之沉着放纵。更难得的是,他还留心参用简牍的中侧并用,写出帖面碑味的样式,纵横交错、上下贯彻、左右开张,波澜不惊处“险象环生”,笔法丰富而其智慧更胜一筹。他将丰富的情感化入书法的点线之中,情感真挚,寓动于静,以静生动。其隶书用笔迅疾而不轻滑,正、侧、铺、尖锋切换,有定调但无定格,如果不是十分精通书学堂奥、熟悉各家手段,是难以达到的。

  郭忠之篆书从用笔到结字,皆从传统而出,摆脱了金文、石鼓文线条圆匀的特征,巧妙地把古人墨迹融入自己的篆书之中,使其篆书活泼流动、稚拙天真。结体的聚散、斜侧变化,线条的粗细、方圆,似不经意而为之,却取得了非常美妙的艺术效果。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忠之不但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其篆刻创作更是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以古玺印和秦汉印为创作基础,参以浙派的碎刀短切的刀法,以切刀为主,冲切结合,旁涉诸派,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他深谙方寸之间布白经营之理及刻石之法,注重印文的呼应、腾挪,用刀的疾涩、轻重、方圆和章法的疏密对比、空间切割、开合变化,使其作品表现出拙中藏巧、巧中寓拙的面貌。

  郭忠之在书法、篆刻的创作上取得了斐然成绩,而这些仅仅是他艺术求索之路的新起点。

  (本文书法篆刻作品为郭忠之创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