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种下“致富薯” 收获新希望——写在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之际

 2020/09/23/ 05: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杨唯伟

  延伸产业链

  走进渭源县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加工。2018年,公司“来点土豆”系列自主品牌产品被全国马铃薯产业联盟授予“十大特色食品”荣誉称号。

  “目前,半成品车间生产粉面饼200万多个,成品车间已生产各类产品8万多件。”甘肃田地实业集团总裁办主任张博介绍说,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半成品车间、成品车间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产能逐渐提升。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渭源县已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2家,其中淀粉生产企业1家、主食加工企业1家,年淀粉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马铃薯产业年吸纳劳动力3.25万余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1.88万余人次,贫困劳动力人均劳务收入达5500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每到马铃薯上市季节,在安定区巉口镇的定西马铃薯产业园精深加工区都会看到来交售马铃薯的各类车辆排起长队,园区内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人头攒动,一派忙碌。

  近年来,安定区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强自我消化能力,稳定马铃薯价格,提高附加值。经过多年发展,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马铃薯及其制品生产线49条,生产能力达62.06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向全产业链、循环化发展。

  在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产品由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延伸到主食粉、马铃薯面粉、蛋白粉、粉皮、粉丝、粉条、水晶粉、饼干、薯泥、糕点等主食化产品及休闲食品,加工产品不断丰富。同时,实施了淀粉全降解环保餐盒及包装材料项目、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项目等精深加工项目20多个,以淀粉加工等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目前,安定区马铃薯产品转化率达30%以上,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全省已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年马铃薯制品加工能力80余万吨,实际加工精淀粉30万吨,全粉3万吨,休闲食品及主食化产品3万吨,粉条、粉皮30多万吨,累计加工鲜薯500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全省贫困地区依靠马铃薯产业脱贫2.39万户9.75万人,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促进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终端产品与半成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打造全国马铃薯精深加工集群中心……已成为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前进方向。

  售出好价钱

  “以前种洋芋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如今合作社带动我们种植,1公斤1元保底价收购,去年我就收入1万多元。”渭源县五竹镇村民雷迎龙说。不仅如此,通过在镇里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园打工,雷迎龙的工资涨到4000元。一家人稳定脱贫,全靠合作社带动发展。

  “去年,合作社收购了当地农户的种薯6500万吨,盈利约100万元。”据产业园负责人刘永红介绍,今年,合作社将组建自己的组培室,生产脱毒瓶苗,进一步降低生产原原种的成本,带动833户贫困户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5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2000亩。

  为了让农民辛苦劳作获得一个好价钱,我省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构建产业均衡利益链。在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中,始终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做到推动产业发展政府有力、市场有效。特别是充分发挥马铃薯资源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其变动趋势预估、资源承载能力与最优生产规模确定、产业延伸与配套产业发展能力等关键要素,科学规划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基层党政部门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从区域层面统筹与调控鲜薯及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和保障了马铃薯种植、流通、加工等各个主体的利润均衡,确保价格不大涨大跌,产业不大起大落,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定区积极推进“订单托底”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的产后销售问题。当地通过引导区内企业和合作社按照“价格托底、订单收购”的原则,由经营主体与种植农户以最低0.9元每公斤的保护价格签订收购订单,建立了马铃薯销售环节“价高时随行就市、价低时保价收购”的市场风险防控体系。2019年,安定区30万亩标准化基地全部实现订单化种植,稳定了4万多农户的收入预期。

  近年来,蓝天公司与安定区8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马铃薯种植订单,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马铃薯种植合同,最终由公司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蓝天公司通过订单种植,每年发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万亩,带动包括2.6万户贫困户在内的10万多户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户均年增收8300元。

  订单托底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的效果固然好,要闯过市场这道关,必须打通马铃薯产后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安定区,以蓝天、薯香园等为代表的定西马铃薯加工企业与康师傅、徐福记、海底捞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稳定供销关系,这让企业可以放心放手建立品种优良、稳定优质的原料薯订单种植基地。

  为增强“订单托底”的“后劲”,安定区突出品牌培育,充分发挥“定西马铃薯”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创建了“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注册了“新大坪”“爱兰”“幸泽”等10多个知名商标,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同时,安定区积极完善仓储体系,健全市场网络,创新营销模式,坚持“占领低端市场、巩固高端市场、开拓超级市场,挺进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经销协会的作用,与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等大型终端市场建立稳定营销关系;依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平台,构建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集中产区乡镇市场为主体、专业村和种植大户收购网点为补充的三级市场购销网络,实时收集、整理、发布终端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有效提高了马铃薯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了销售渠道。

  不止安定区,近年来,甘肃马铃薯品牌影响力逐年放大。全省已入选“甘味”品牌目录的马铃薯产品11个,已建成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10个、购销网点1500多个、运销大户3500多户、营销从业人员10万多人。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南等20多个省(市)的鲜薯达500万吨,占年鲜薯总产量的30%以上,鲜薯储藏能力达到200万吨,种薯储藏能力46万吨。

  更令人欣喜的是,“定西马铃薯”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地理标志认证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干旱贫瘠的甘肃,做大“小土豆”,绘就“小康图”,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为基、龙头引领、主体带动、农户参与、联合经营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产业扶贫路子,谱写了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