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
黄河流域美的诗意呈现
郭茂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明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可以通过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城市建设来推动,也可以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提高人们的河流生态保护意识,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实践行动。
生态美学是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审美理论。生态美学以生态美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以审美的角度审视和建构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美学倡导生态整体主义观念,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重视生态系统的有机性、整体性、多样性、和谐性,重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和谐共生。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河流的和谐共生是生态美的核心,也是流域美的核心。“流域”不是单一、自足的“社区”,而是一个与外部环境连接的“地带”,是一个自由开放、多样共存的“审美共同体”。流域美学关注流域生物的多样之美与流域文化的多元之美。“诗意的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生态审美场”“流域美”等生态美学观念是人们审视流域之美的理论支点。
河流伦理是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是处理人类与自然万物生态关系的道德规范,它既是现实生活的伦理要求,又是流域生态美的实践指向。流域美不仅包含了河流化育万物生命的“天地之大德”,还包含了作为人们“大河之子”护佑河流生态的行动之善。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了“大地伦理”的观念,认为人类作为大自然的“公民”,应当“像山一样思考”,有责任维护“大地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河流既有自然生命,又有文化生命。河流既有维护自身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又有为其他生命提供支撑的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人们应“像河流一样思考”,敬畏河流生命,遵守河流伦理,感恩河流哺育,节约河流资源,呵护河流健康,树立家园意识,诗意地栖居于黄河之畔。
生态文艺是提高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审美媒介。流域生态写作不仅关注“河流”本身,还关注着“流域”的住宅叙事、沟渠故事、灌溉文化、河流管理事等。文艺家是黄河流域生态美的发现者和歌颂者,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美的建设者与守护者。“讲好黄河故事”是文艺家的责任,艺术家的流域书写不仅可以弘扬黄河文化,还可以保护流域生态。当前,日益繁荣的生态文艺作品如丰茂蓊郁的草木一般,正在呵护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精神堤岸。
生态文学是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艺术载体。当代作家从不同的角度书写了黄河流域的生态景观,为绿色阅读提供了大量的“流域文本”。陈启文《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李林樱《啊,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龙冬《河源散记》、唐韵《左岸的黄河》、刘丽丽《野草物语》、飞雪《黄河三角洲风采》等散文集是黄河流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家或思考河流生态治理的举措,或发出河流生态危机的呐喊,或抒发河流生态修复的欣喜,传达出浓浓的黄河生态情感。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能从中感受到作家深重的生态忧患、深邃的生态哲思、深厚的生态伦理。“流域文本”的创作与阅读相依相托,互生共存,实现了审美能量的社会流通。
生态影像也是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艺术载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不仅需要生态文学的“审美能量”,还需要影像艺术的“审美介入”。央视纪录片《黄河》《大河源》《黄河流过的村庄》等呈现了黄河流域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阐述了人与河、文明与河流之间的生态联系。央视纪录片《寂静黄河滩》记述河南长垣市的民间环保志愿者保护黄河滩区鸟儿的感人故事。河南广播电视台自然电影《鹭世界》叙述了黄河中游湿地生态区一只苍鹭的故事,表现了动物家庭的深沉母爱。摄影艺术家也通过摄影语言记录着黄河流域生态的变迁,留下了诸多蕴含生态哲思的光影文本。“美丽中国”的影像谱系中不能缺少“美丽河流”,文学文本、影像文本的互文共生,共同组成了黄河流域丰富多彩的审美镜像。
黄河流域的生态旅游是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方式。生态旅游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所进行的生态体验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具有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审美的双重功能。黄河流域景观来自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来自于景观设计者“如画美学”的鉴别审视,同时来自于生态旅游者的接受认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九曲第一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黄河壶口瀑布、沙湖风景区、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三角洲生态文化旅游岛等就是黄河流域生态景观的代表。在生态旅游中,人们欣赏黄河流域的多样生态,体验流域文化的多元样态,感悟流域“共同体”的生态意涵。黄河流域生态景观的旅游审美将重塑游者的思想与行为,实现感性的分配与情感结构的转变,最终达到审美治理的目的。人们对黄河流域景观的审美实践与文艺想象激发、培植了人们流域生态保护意识。
河流生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非常密切,河流生态兴则文明兴,河流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之滨也很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战略需求,生态保护需要大保护、大治理。流域生态保护之路任重道远,生态美学、生态伦理、生态旅游、生态文艺将是提高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动能。(此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生态散文研究”阶段性成果。)
相关新闻
- 2020年09月17日加油,甘肃省黄河流域“三区”文博人才培训班开班
- 2020年08月21日第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开幕
- 2020年08月15日陕西日报黄河流域全媒体采访走进甘肃
- 2020年08月13日第四届凉州文化论坛8月21日在武威举办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