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今朝共谋脱贫计 来日致富硕果香——甘肃省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09/25/ 04: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李高强 赵丽萍

今朝共谋脱贫计 来日致富硕果香

——我省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成果展示暨毕业学员就业推进会。

互联网打造了残疾人“集中+居家”就业的创新模式。

陇南市武都区残疾人石早花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家乡土特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各级残联以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主线,以推动助残脱贫政策落实落细、开展问题排查整改、实施助残脱贫项目、做好稳定就业工作为重点,精准施策、靶向攻坚,创新模式、完善机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高质量开展全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

  李高强 赵丽萍

  截至6月底,全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30.7万人。其中,实现脱贫28.1万人;25.77万残疾人纳入低保,44.76万人次享受“两项补贴”,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实现“清零”;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达70.2万人,推动38.8人万享受政府代缴补贴;残疾人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超过95%。

  精准施策 出准制胜“杀手锏”

  摆脱贫困,对于永靖县岘塬镇尤源村的未玉红一家来说,曾经是难以实现的。未玉红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小时候因意外失去了左手,在痛苦与自卑中度过了许多年。2015年,未玉红被纳入精准扶贫范围,成为建档立卡户。自此,幸福敲开了她的家门。

  在永靖县政府和县残联的帮助和鼓励下,未玉红在自家地里建起了养殖场,8间羊舍、6间饲料房、380只羊,养殖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羊越来越多,腰包越来越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2016年,在扶贫政策的号召下,未玉红联合村上有脱贫意愿的残疾人成立了鹏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5名养殖户,共计养鸡5000多只,温棚种植户5名,温棚10座。今年,合作社又流转了60亩土地,准备投入200余万元建设12座日光节能温室大棚,辐射带动74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

  “只要有恒心和信心,盲人的世界并不黑暗!”这是家住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的黄宝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1年,7岁的黄宝军因患视网膜色素变异,导致双目近乎失明,无法继续在学校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又没有一技之长,黄宝军的“谋生路”似乎就这样被命运切断。

  今年,临洮县残联在全县开办了助盲就业脱贫按摩培训班,黄宝军成为第一期学员。经过培训班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县残联的扶持下,4月5日,黄宝军的“金手指”推拿理疗馆正式开业。

  “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是非常充分的,为很多残疾人提供免费培训的机会,对残疾人有创业补贴等政策。但是作为残疾人也需要努力拼搏来实现自强自立。”黄宝军说。

  像未玉红、黄宝军一样,受益于扶贫政策红利的残疾人不在少数。近年来,针对全省贫困残疾人家庭这一特殊群体普遍贫困程度深、脱贫能力弱、攻坚难度大的实际,我省各级残联部门依据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专项调查及动态更新数据,连续推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业务领域的重要举措和项目纳入全省相关规划。

  推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的《关于深化脱贫攻坚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的意见》,被国务院残工委转发。这一政策从完善“两补制度”、落实生活救助、开展照护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康复助学、产业支持、就业扶持等方面明确了10条精准措施,助推贫困残疾人加快实现脱贫。

  省残联、省扶贫办等26个部门单位联合出台的《甘肃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确保了扶持全省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的重点行动落实落地。

  省残联、省民政厅等6个部门制定出台的《甘肃省着力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实施方案》,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聚力残疾人脱贫攻坚。

  省政府出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0至6岁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救助。总计1.58万名残疾儿童享受康复救助。

  省残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扶贫办出台了《甘肃省助盲就业脱贫行动实施细则》,扶持贫困盲人就业创业,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万元,仅2019年开展盲人就业培训1960人次。

  结合中国残联“走转改”“学听跟”专项活动和全省残联系统“包推帮”活动,制定出台《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推动“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残疾人精准扶贫措施落地见效。

  着眼全面高质量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省残联制定的《全面高质量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精准发力,向残疾人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紧盯短板 用足提升“工具箱”

专家正在为残疾儿童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摆脱贫困只是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唯有继续奋斗、再接再厉,才能激发贫困残疾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发掘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

  全省残联紧扣脱贫攻坚工作“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认真抓实抓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全力确保贫困残疾人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不掉队。各地开通网上办证,推行上门办证服务,加快推进全省残疾人残疾等级核定和残疾人证办理工作冲刺清零。截至6月30日,全省新办残疾人证18.95万本,持证残疾人达到89.96万人次。

  针对有些残疾人脱贫户脱贫质量不高、比较脆弱、存在返贫风险的问题,全省残联与民政、住建、人社、卫健、扶贫等部门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监控,全省纳入返贫监测残疾人达1.21万人,纳入贫困边缘监测残疾人数达2.14万人。全省残联配合职能部门及时跟进兜底保障各项救助措施,多措并举防控返贫风险、确保真脱贫。

  为了进一步发挥各级残联组织的职能优势,全力协调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各项助残、惠残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省残联系统开展了以“省市残联领导包片主抓指导、推动落实扶持措施、帮助反馈脱贫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包推帮”活动。通过走访调查部分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残疾人户,掌握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情况;核实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的康复、无障碍改造、培训等各级残联可能直接提供服务的底数台账,并为其提供及时精准服务;核实建档立卡未脱贫残疾人的教育、就业、产业扶贫、兜底保障政策落实等各级残联无法直接提供服务的底数台账,并将其对接反馈给同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努力确保贫困残疾人在全省脱贫攻坚中不掉队。近年来,省残联积极开展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包推帮”活动,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下大力气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丁家沟镇隶属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这里曾经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欠账”、产业基础薄弱。省残联作为帮扶丁家沟镇荔峡、慢湾、线川、沈屲等4个贫困村的省级帮扶单位,多年来,集中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一户一策”制定落实等方面,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为加快会宁县及丁家沟镇的脱贫攻坚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八年来,省残联在会宁县及丁家沟镇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扶持荔峡、慢湾、线川、沈屲4个村的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花椒种植、饲草种植等产业;筹集资金免费为丁家沟镇、大沟镇的1284名残疾人购买了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及财产商业保险;帮助会宁县贫困残疾人改造危房,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为4个帮扶村分别开展了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受益贫困残疾人近3万人次;累计助学201人次、20.1万元……

  如今的丁家沟彻底变了样。特别是荔峡、慢湾、线川、沈屲四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富民产业培育成效显著,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