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甘肃省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出炉 29所院校招生 下月开始报名

 2020/09/26/ 09:01 来源:兰州晚报

我省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出炉

29所院校招生 下月开始报名

  每日甘肃网9月2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今明两年,高职院校将继续扩招200万,这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有利于推动我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打造“技能甘肃”,加快培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近日,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就招生院校、对象、专业、考试等各方面进行安排,有需要的看仔细了!

  招生对象为:符合我省报名条件的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含技工学校)。具有本省户籍或在甘务工(需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证明),具有高中阶段学历或同等学力(初中毕业满三年以上)的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乡村卫生所工作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乡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等。

  全省28所高职(专科)院校和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负责招生。招生专业方面,按照“社会急需、民生紧缺、易于就业”的原则,各高职(专科)院校根据生源特点和本校骨干优势专业等相关资源,遴选就业前景好、社会民生领域急需的专业,优先考虑学前教育、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焊接、汽车维修等市场需求量大、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

  高职扩招专项计划在各校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中单列安排,列入招生计划总规模。在学校自愿申报基础上,省教育厅根据各个招生学校完成高职统招计划的情况和学校自身的办学硬件条件、师资保障条件、社会服务能力统一核定扩招专项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向社会发布。

  考生先在省教育考试院高职扩招报名网上报名,到所报考高职院校进行现场确认。招生学校确定考生网上填报、缴费、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报名时间安排在10月10日-15日。

  应往届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报名资格由考生就读学校所在地县(市、区)教育部门统一确认。应往届技工学校毕业生报名资格由考生就读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所属人社部门统一确认。城镇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报名资格由考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人社部门统一确认。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报名资格由考生户籍所在地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确认。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乡村卫生所工作人员、乡村干部报名资格由考生所在单位统一确认。退役军人报名资格由考生落户所在地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统一确认。

  招生院校考试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方式,具体要求由各院校自主确定。文化素质测试方面,参加2020年普通高考和中职升学考试且未被录取的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以今年普通高考和中职升学考试成绩为准。其余应往届普通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含技工学校),由招生院校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乡村卫生所工作人员、乡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等人员,由招生院校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方面,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乡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等,由招生院校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企业订单培养协议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按照学生需求和特长,由学校和企业组织职业适应性测试。应往届中职毕业生以在校期间参加国家、省、市、县(区)级技能大赛成绩为准。

  各招生院校在省教育考试院监督管理下,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专业和录取方式,于10月26日-10月30日前完成录取。其中,参加过甘肃省2020年普通高考且具有成绩的考生,按照不低于报考院校2020年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要求,由招生院校择优线上录取。参加招生院校统一组织文化素质测试的考生,由招生院校按照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省教育厅要求,各高职(专科)院校要结合扩招生源实际,分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学制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进程、考核方式和毕业要求,按程序审定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主动向社会公开。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等,明确教学总课时(总学分)、分段授课计划、授课形式和授课地点。学制推行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和弹性学期制,最长不超过6年,学习总学时不低于2500,其中集中脱产学习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鹏伟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