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走进农村 贴近农业 亲近农民——甘肃供销联社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2020/09/27/ 09:0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记者 何成军

走进农村 贴近农业 亲近农民

——甘肃供销联社谱写为农服务新篇章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成军

  金秋时节,凉州区上禾蔬业运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热火朝天,基地上收获的西瓜、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新鲜果蔬被一车车运到了联合社,再由联合社进行分拣打包后运往全国的各大果蔬批发市场。

  “联合社把我们纳入到蔬菜产销产业链上,从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实行全程服务,有效解决了我们生产和增收难题。自从加入联合社,包括种植品种、销售渠道、蔬菜价格、产品包装等难题,联合社大多安排好了,我们只要一心一意种好瓜菜就可以了。”说起加入联合社的好处来,村民叶兴贞滔滔不绝。

  “联合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解决了产品质量和销路问题,收入也提高了。”村民王虎基说。他现在有两座大棚,平均种植一茬蔬菜能收入7000元左右,一座棚一年能种3茬,年收入4万元以上。

  这,只是甘肃供销联社聚焦“为农服务”主责主业的一个缩影。

  “为农、务农、姓农”,这是甘肃供销联社肩负的使命,更是责任!

  近年来,甘肃省供销联社“唱响改革好声音,焕发服务新活力”,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改革创新“供、销”模式,为乡村振兴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谁来种地”“地怎么种”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户。为破解这些难题,地处河西的张掖,牵住了特色产业的“牛鼻子”,以特色产业带动土地向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逐步形成了高原夏菜、有机小米、特色林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2019年达到62.6万亩。参与托管服务的基层社和社有企业达到19家,专业合作社171家,带动农户11万户。甘州区小满基层供销社联合7家合作社成立甘州区小满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每年深翻耕地1.5万亩,联合整地3000多亩,收获玉米秸秆1.2万亩,为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基层社流转土地1200亩,土地流转后的农户在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80余人,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

  同样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的嘉峪关供销社,联合当地经营较好的合作社及外省甜叶菊产品收购商,开始推广甜叶菊订单种植。他们通过与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发展甜叶菊特色农产品种植,解决农户的销路难题。2018年国际采购商中国(甘肃)供销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期间,文殊供销社与山东省寿光市圣日农业设施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甜叶菊采购合同,采购量为2700吨,合同金额3510万元。

  河西走廊如此,陇东大地亦如是。平凉市供销联社以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为依托,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全系统流转土地2.19万亩、托管土地0.94万亩、配方施肥0.78万亩、统防统治0.7万亩、农机作业0.16万亩,同样破解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

  农资服务,让利于民;庄稼医院,排忧解难。平凉市供销系统将“为农”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送肥送膜到地头,方便农民购买。静宁、庄浪更是从2018年起农资“零利润直供”,让利农民群众72万元;建起庄稼医院,请来科研专家,让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常态化。

  农业往往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急农户之所急,甘肃供销人还大胆探索,破解农村金融难题,为农民社员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金融服务。

  张掖市供销联社在具备条件的基层社建成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不同类型的“三位一体”基层社,解决了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提升了为农服务的功能和水平,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鸭暖供销社积极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积极开展“三社合一”新型发展模式。近三年累计投放社员互助资金426万元。甘州区和平供销社探索建立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服务模式,成为全省首个“三位一体”基层社。做好生产合作,带动农民增收;强化供销服务,实现抱团发展;开展信用服务,解决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共发放会员卡 1000多张,消费资金150万元,有130多户农民利用会员卡在基层供销社购买化肥、地膜、租用农机具等,有效解决了农民和专业合作社在生产经营中“短、急、频”的资金困难。

  嘉峪关供销联社则与建设银行合作设立了“裕农通”助农金融服务点,让基础金融服务得以延伸至农村田间地头和千家万户……

  走进农村、贴近农业、亲近农民!寄情于乡村振兴的甘肃供销人,正在为甘肃“三农”事业的发展寻求更广领域,探索更多途径!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