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视频编导,我有幸参与了这次“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在甘肃,我们接触到许多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干部群众,他们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齐心协力对贫困发起总攻。一路走来,“扶贫”不再是抽象的数据和词汇,而是那些欣欣向荣的村落、充满信心的面孔和令人动容的故事。
作为陕西西安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临省甘肃。落地兰州,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别样气质。这里抬头可见山,天空湛蓝且热烈;平静的黄河穿城而过,静静地注视这座城市的人群和车流日夜穿梭。夜幕降临,远处大楼亮起的“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灯光秀,宣告此行拉开帷幕。
从第一天起,我们便马不停蹄,目的就是希望多看、多听、多访、多问,让我们的报道更加充实立体。我们在兰州、定西、临夏和甘南多地采访调研,饱览甘肃中部到南部丰富的地理风貌,接触到多元化的民族构成和民俗文化,也见证了甘肃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和必胜信心。
诸多瞬间直到今天依然历历在目,印象最深的还是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的所见所闻。
尽管通渭县仍是甘肃八个未脱贫县之一,但在文庙街小学,我们切身感受到当地在基础教育上的倾力投入,充分印证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
宽敞平整的校园、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待,让我有理由相信,贫困终将彻底远离,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教学楼前矗立的“V”字形的纪念碑上,刻印着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而这所小学也正是毛泽东同志首次公开朗诵这首诗的地方。一堂语文课上,孩子们齐声朗诵起这首诗,清脆的童声响彻校园。透过他们稚气的面庞,仿佛能看到当年历尽千难万险来到这里的红军队伍……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坐姿笔直,正在聆听一堂语文课。图文本文作者正在拍摄。谢婷摄
而最令我动容的则是课间孩子们涌向操场的情景——没有顾虑、没有烦恼,不顾一切地奔跑和玩耍,脸上洋溢着天真和快乐。课间的操场上,我们把镜头对准孩子们,他们用普通话接受采访,落落大方,充满自信。
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的父母多半说着通渭方言,而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普通话教育,会让他们的眼界更宽、表达更自信,未来有更多的可能。
而这背后,是兰州大学对口通渭县开展“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结出的果实。今年4月,兰州大学选派27人培训团队,对口培训通渭县100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针对学员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分析通渭方言语音特点,研究个体语音面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经过数个月的培训,已初见成效。
“强国先强语”。老师们说好普通话,才会让更多的孩子们从小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
回想起这些难忘的瞬间,我突然明白,对我个人而言,此行最有意义之处已不在于拍摄到多么精美的画面,采访到多么精彩的故事,而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中国广袤乡村一种振作的气息、一种“一个都不能少”的温度。
调研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扶贫干部,还是脱贫群众,甚至是干着农活的村民或村口玩耍的孩子,他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梦想。而这些梦想的起点,正是摆脱贫困、奔向小康。
作为党媒工作者,践行“四力”是一道“必答题”。在陇原大地感受到的这些温暖,激励我用更扎实的笔触和更丰富的镜头去记录、去呈现甘肃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壮丽征程。
相关新闻
- 2020年09月27日【中央媒体看甘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甘肃东乡:“健康扶贫”解民忧
- 2020年09月25日【央视网】甘肃康县“建筑劳务示范村”:“劳务扶贫”断穷根
- 2020年09月23日【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省举办金融系统消费扶贫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 2020年09月21日【光明日报】生态民生并举 人才产业共进——褔州定西精准推进扶贫务实协作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