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巾帼不让须眉——记抗美援朝老兵胡秀芳

 2020/10/15/ 18:28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崔银辉

巾帼不让须眉

——记抗美援朝老兵胡秀芳

胡秀芳年轻时的军装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清秋的一日,抗美援朝老兵胡秀芳回望70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血染沙场的故事,从老人口中讲出,是那么波澜不惊。

  “我隶属第九兵团二十七军七十九师。”说起部队的番号,89岁的胡秀芳老人说得清晰准确。当时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时正在读初中,胡秀芳是瞒着家人报名的。第一次报名,由于组织担心年龄小,又是女同志,未能如愿。第二次报名才得以成行。

  “要上战场了,您心里怕不怕?”记者问。

  “高兴得很,当时年轻,也不害怕。”胡秀芳回忆道,1951年4月的一天,她和部队从山东泰安抵达辽宁丹东,随后连夜跑步越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怕被敌人发现,跑步时不让大声说话。一连跑了好几天,每天晚上至少跑四五十里路。”胡秀芳说,跑不动也得跟上,最后发现竟然越过三八线了,又赶紧折回来。

  胡秀芳到朝鲜战场后,随即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反击战。

  胡秀芳记得,这场战役中的一场战斗异常激烈,连续7天7夜,她几乎未能合眼。

  “我在手术队,负责抢救伤员、包裹牺牲战友的遗体。”老人回忆说,四月的朝鲜,天气依然寒冷,当时飘着大雪,馒头加雪,就是一顿饭。由于连续行军作战,棉鞋穿破了,手脚冻得发麻是常事。

  “最初,面对遗体,老兵会把我们拉在身后。”但战争是残酷的,很快,胡秀芳开始承担了各项工作。“那场战斗牺牲了很多人,每个遗体用白布包裹好,入土安葬。我再把他们的部队番号、姓名写在木牌上,插在埋遗体地点的上方。另外,还要登记入册。”老人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战友,长眠在异国他乡。

  由于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突出,胡秀芳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捷报传至上海家中,母亲方知女儿安好,并将这封喜报一直珍藏。

胡秀芳获得的军功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战斗不吃紧时,在不暴露目标的情况下,战友们会轻声唱歌,彼此鼓励。老人记得,哼唱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我是一个兵》等。

  “直到现在,带我妈去外面聚会唱歌时,她还是唱这些歌。”胡秀芳的三女儿周玉玲说,“平时看别的电视,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但是有关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或电视剧,她能盯着看三四个小时。”

  1951年11月,胡秀芳回国。1955年复员后,胡秀芳回到上海,得知家人因支援大西北迁至陇西,便追随而来,被分配在县贸易公司工作。

  “小时候也听过我妈讲在朝鲜的故事,但都是三两句。”周玉玲说,老人从未因志愿军老兵的身份向组织提任何特殊要求。“退休后,遇到单位改制,有几个月工资没发放,我妈不让我们去问单位。”

  “为什么呢?”记者问。

  “摆什么功劳啊。”经历过金戈铁马,在胡秀芳心中,一切都显得云淡风轻。

  胡秀芳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荣立二等功的喜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