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记者随笔】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2020/10/23/ 05: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洞若

【记者随笔】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

  张洞若

  10月14日下午,武山县洛门镇郭家庄村。

  临近深秋,已是农闲时节,但这里的土地,依然绿意盎然。鳞次栉比的塑料大棚,掀起了白色的“盖头”,各家各户正忙着采挖蒜苗,欢声笑语隐隐飘荡耳边。沿着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贩运蔬菜的车辆络绎不绝,捆扎、称重、记账、装车……一派繁忙的购销景象。

  村干部郭全刚告诉记者,郭家庄有2000多亩水地,80%左右种植蔬菜,主要以蒜苗、莴笋为主。2016年,在国家扶贫资金支持下,村里的大棚“升级换代”,从竹板结构改为钢架结构,蔬菜种植彻底摆脱了季节限制。如今,全村658户人家,户均有三四个大棚,年收入达到两三万元。

  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提高了蔬菜产量。但是,种这么多的菜,都卖得出去吗?听到记者的疑问,郭全刚解释说,早些年,大家确实不敢多种,因为得自己上城里贩卖,而且太多也卖不上价钱;现在,市场打开了,名声出去了,外地客商来的很多,村里还有运销代办,头天预定、次日挖菜,田间地头就拉走了,种多少都不愁卖。

  生意红火的郭家庄,是武山蔬菜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据了解,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农民就将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应用于蔬菜生产。特别是近些年,全县把蔬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加速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使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大幅提升。基于充足的“底气”,当地积极开展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定期举办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武山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大力兴建各类蔬菜市场,打造物流运输、加工基地,并主动出击、开拓市场,构筑起广泛、稳定的供销网络;而遍布乡村的运销协会、中介组织,则是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促成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无缝衔接。目前,武山已成为西北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各类蔬菜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韩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武山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既是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方向,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但是,成功打造农村特色产业,绝不能“一哄而上”,更不会“一蹴而就”。要依托本地的资源禀赋,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选准具有比较优势、发展前景的目标产业,持之以恒、长期培育,在“攥指成拳”中凝聚产业势能。同时,做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并千方百计培育市场、搞活流通,在“精准对接”中实现产销两旺。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打造特色产业、振兴现代农业,必须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着力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迈向产业体系、配套能力的综合竞争。这一过程,充分考验我们的耐心、勇气和智慧。期待更多的农村特色产业,在陇原大地扎根、开花、结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

  (作者系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本栏目欢迎省内各媒体记者、编辑来稿,邮件主题请注明“记者随笔”。邮箱:gsrbplb@126.com。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