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张掖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侧记

 2020/10/23/ 11:17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 钱晓萍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观摩侧记

  张掖日报记者 钱晓萍

  10月21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召开,吹响了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作为推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日上午,来自全市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的120多名参会人员先后深入民乐、甘州,走村入社,看变化、听发展、谈想法,从乡村振兴典型成果中汲取工作推进新思路,共绘乡村发展新蓝图。

  “我们引进全球最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同时进行本土化改良,依托精准水肥循环系统、智能升降温管理系统、物联网中控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水、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等全程自动化控制……”在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观摩现场,只见有机质营养钵栽培下的串番茄植株生长旺盛,穿戴防护服的技工们开着小拖车有条不紊地作业,单体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节水环保,产出品相却远超传统农业,眼前如同现代化“农业智慧工厂”的情景让在场的观摩人员频频感叹现代农业的“高大上”。

  民乐县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六坝镇,是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浓缩版”。项目坚持“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老百姓经营文化”的思路,按照“一轴一带两核心四片区”空间结构布局,建设农业产业区、休闲聚集区、文化景观区、生活居住区、综合服务区“五大板块”,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和乡村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观摩团人员边走边看,围绕设计思路、乡村振兴后续发展感触良多:“用项目做支撑,依托海升集团项目、文德兰花卉产业园等就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采摘园、花卉种植基地等还能发展观光旅游聚人气,这是乡村振兴的硬底子。”“将老房子翻修改造,凸显民居特色,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打造乡村精品文化体验旅游区,不仅留住了乡村记忆,还有各自的特色!”……正忙着房屋翻修的农户李宏林笑着告诉记者:“看着眼前的小桥、广场、人工湖,公园式的居住环境与以前的农村模样变化巨大,乡村振兴确实让农民有了大实惠!”

  如何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已经脱贫的群众在乡村家园安居乐业?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给出了答案: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巩固提升全面脱贫成果、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农村“三变”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规划打造集乡村休闲、文化体验、民俗客栈、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如今秺侯驿文化产业园、小作坊式后院经营、景区式街巷美景、乡村记忆馆、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城等系列元素让这里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有了多元发展增收的门路。市林草局副局长土建雄表示:“通过观摩看到乡村振兴在农村已经变成了从村容村貌改造、产业发展、文化留存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体系局面,农村发展潜能巨大,令人振奋。”

  利用埂连埂、地连地、6个村均处227线沿线和地域相邻的优势,以设施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相近优势和产、供、销人才集聚优势,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三链富民”,共同发展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甘州区国道227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由此而生,成为该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又一成功实践。片区党委成立以来,大力实施资源共享,发挥联动效应,一改昔日六个村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局面,抱团发展,2019年建成高效智能日光温室712座,连体钢架大棚50万平方米,钢架拱棚750座,形成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订单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让富民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一路议,一个个不断刷新“颜值”的新型村社、一项项富民增收的产业项目、一处处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以点带面、典型引路,以此次观摩推进会为契机,张掖将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结出更多硕果。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