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办实事 惠民生 暖人心——张掖市民政局落实社会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1/27/ 13:28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段晓梅

办实事 惠民生 暖人心

——市民政局落实社会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张掖日报记者段晓梅

  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各项措施,兜稳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农村低保困难群众的希望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感谢扶贫政策,让我们一家重新燃起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心。”11月19日,在山丹县老军乡潘庄村,55岁的村民杨燕林激动地说。

  据了解,杨燕林患有心脏病,弟弟杨瑞庭患有肺脓肿丧失劳动力,平时在村上打零工,家中只有3亩耕地,生活困难。当地民政局了解情况后,把姐弟两人纳入低保。如今两人都享受二类农村低保。“每月补贴能领上700元,弟弟看病吃药还可以报销,有时干部们还送来米、面、油等慰问品,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杨燕林说。这是我市实施社会兜底保障扶贫政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民政部门全面落实民政政策,实行农村低保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低收入家庭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施保,兜稳兜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底线。至目前,全市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对象有37526人,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水平达369元,城市低保救助水平达577元,特困人员救助水平每人每月480元。

  特困供养孤寡老人的保障

  11月19日,记者来到甘州区乌江镇管寨村五社村民管涛喜家中,看到屋内家具摆放整齐,炕上床单、被褥干净整洁,“万城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包饺子。“她们每个月来3至4次,帮我做饭、做家务,有时干部们还送来衣服、水壶等物品,没想到我一个孤寡老人还能享受这么好的日子。”67岁的管涛喜说。

  在管涛喜满足的背后,是我市实施特困供养兜底的成效。近年来,我市把做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作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重点工作之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等服务,着力改善特困供养人员生活状况。

  来到山丹县中心敬老院,记者发现这里窗明几净,地面干净整洁,70岁的赵强国正在居室看电视。“这里环境好,服务好,我住得省心、舒服。”据了解,山丹县中心敬老院2018年10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是集居室、娱乐室、餐厅、医务室等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场所,目前照顾130多位老人。“像这样高标准的养老机构我县已建成3所,共有床位668张,入住老人345人。”山丹县民政局副局长王曜德说。

  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的目标,我市先后投资1.04亿元,将边、远、散、小、旧乡镇敬老院撤并、整合成15所高标准中心敬老院,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专业护理人员,对特困人员进行护理,全面提升集中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实施“三个一服务”,筹资1971万元为分散特困人员发放衣服、床单被褥、煤炭、基本生活用品等必需品,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需求。

  临时救助助解燃眉之急

  临泽县沙河镇东寨村四社居民宋燕萍一家5口人,小儿子丁三铭于2018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婆婆年纪也大了,自己又患有风湿病,家庭生活非常拮据。了解情况后,当地民政局将她们纳入低保,每月享受1400元的低保,同时还为小儿子申请了临时救助金25000元,有效缓解了宋燕萍一家的困难。

  “今年,全县共为8900户19073人实施临时救助,其中为203户538人实施大额临时救助,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临泽县民政局低保服务中心主任窦长刚说。

  我市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数据库,将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的6967户17888人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纳入临时救助数据库,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临时救助,直至其摆脱困境。同时,提升临时救助标准,对因病、因残、因学等问题导致无法生活的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标准由2015年的人均317元提升到2020年的1574元,临时救助资金由2015年的1089万提升到2020年的1.2亿元,救助人员由2015年的1万人次提升到2020年的10万人次。

  “社会保障兜底,是指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扶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民政力量。”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邵仲升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