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名医手记】老年人“肌少症”您了解多少?

 2020/12/08/ 08:54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 欧阳海杰

老年人“肌少症”您了解多少?

  专家简介:夏晓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高原睡眠医学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哮喘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擅长老年慢病的诊断及治疗;老年综合评估及肺康复的管理与治疗。

  民间俗说“千金难买老来瘦”。都说老年人要瘦点儿,既健康又时尚。但有一种“瘦”仅限于四肢,仔细观察会发现即便腰腹部位赘肉堆积,而四肢却松软纤细,且越来越容易疲劳,时常走不动路,拿不起东西,最麻烦的是越来越爱生病,出现这类情况时就要高度警惕,您可能患上了“肌少症”,这是老年人机体由盛转衰的一个关键节点。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夏晓黎介绍,“肌少症”又称骨骼肌减少症,是指因持续骨骼肌量流失、强度和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征。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肌肉的衰老和萎缩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该病使老年人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骨折,还会影响器官功能,严重时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

  “肌少症”在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

  问:“肌少症”是否属于老年综合征?目前的患病率有多高?

  答:老年综合征是随着年龄增加,各器官系统功能退化,在老年人群中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以致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功能、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显著缩短预期寿命。这些老年人群中非特异性的症状体征统称为老年综合征。通常包括衰弱、跌倒、吞咽障碍、尿失禁、认知功能障碍、失眠等。“肌少症”作为老年综合征之一,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衰弱综合征,随着年龄增加,老人骨骼肌质量和强度呈进行性和全身性丧失。在不同的人群中,包括在不同的地区,“肌少症”发病率是不一样的,如在社区,就是老人在家里居住,可能它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60岁以上可能有3%-5%的肌少症人群;但是在住院患者中,因为多病共存的问题,这个比例会更高,约10%;如果在养老机构,患病率会更高,可能要到20%-30%。肌少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在70-75岁的年龄段中,男性患病率为4%,女性为3%,而到了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男性患病率高达16%,女性高达13%,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

  问:怎么判断自己或家人是否患有“肌少症”?

  答:“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全身肌肉总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一般表现为虚弱、易跌倒、行走困难、步态缓慢、四肢纤细和无力等。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对各种应激事件的抵抗以及应对能力均很差。如走路迟缓:室内平地行走困难;握力下降:取物困难,拿不动5公斤重物、毛巾拧不干;行动吃力:从座椅起身变得困难,如需要撑扶手才能起身;爬10阶楼梯出现困难,如爬两三下就需要休息;反复跌倒:跌倒概率增加,过去1年连续跌倒2次以上;体重减轻:非刻意减轻体重,6个月内体重轻5%。如原本体重60公斤的老人,半年内无缘由地减少3公斤,就应注意。

  运动和饮食对预防“肌少症”很重要

  问:引起“肌少症”的因素有哪些?

  答:最容易引起“肌少症”的因素,就是全天静态的生活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宅”。那是不是每天跑步健身游泳就一定不会得“肌少症”了呢?答案是不!并不是保持积极生活方式的人就一定不会得肌少症,尽管发生率很低,但依旧有一些坚持健身的人群会患有肌少症,这表明该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过程,可能还有其他病因如:神经细胞退化、身体将蛋白质转化为能量的能力下降、营养摄入不够,没有足够的卡路里和蛋白质以维持肌肉容量、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等。

  问:如何预防“肌少症”?

  答:运动和饮食对于预防“肌少症”很重要。由于患者整体体能下降,运动活动随之减少,从而进一步加速肌肉质量和强度的流失,随后影响平衡,步行和执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最终会导致失能以及生活质量低下等后果。建议日常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骑自行车、游泳及有氧运动等。饮食上,保证每日的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大豆等。多吃水果和深色蔬菜,如菠菜、番茄等。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欧阳海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