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镇原 补足精神之“钙” 培育文明乡风

 2020/12/14/ 09:42 来源:陇东报 记者张凡

镇原 补足精神之“钙” 培育文明乡风

  每日甘肃网12月14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记者张凡)近年来,镇原县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通过开展政策宣传、舆论引导、价值引领、文明创建、文艺润心、文化惠民、科普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将乡村文化建设的大舞台搬到田间地头和农村院落,传承优良家风,培育文化新风,以乡风文明推动幸福美丽乡村建设。

  平泉镇探索建立百姓宣讲团,以农民带动农民,以农民改变农民,选聘致富模范、新乡贤等为讲解员,为村民分析讲解农村发展机遇、惠农政策,倡导文明新风,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起到精神上扶志、思想上扶智的效果。

  在平泉镇湫池村,有一位“文化达人”白静红。作为百姓宣讲团成员的他,经常忙着到处为村民讲课,很受欢迎。2013年,42岁的他自学考上了甘肃农业大学,主攻农林经济学专业,取得了大专学历,也读了很多关于中华文化类的书籍。被镇上聘为百姓宣讲团成员后,他主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革除陈规陋习等方面内容,成为镇上的经典课目,他也由此成为镇上的“文化达人”。“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才能乡村兴。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要让农民愿意听课、喜欢听课,并将内容真正‘消化’,才能改变精神贫瘠,实现文化脱贫。”白静红说。

  镇原县积极响应精神扶贫号召,依托乡村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开展了一系列“倡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一约四会”制度,积极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构建农村思想道德高地,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促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通过持续努力,农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乡村文明氛围越来越浓。

  在新集镇任咀自然村,有很多“光棍汉”,年龄从三十多岁到六七十岁不等。长期以来,村子里形成了彩礼水涨船高的恶性循环。这几年在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的倡导下,家里有适婚年龄孩子的老人观念纷纷发生了转变:“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年轻人只要肯努力都能过上好日子。咱又不是卖女儿,没必要索要高价彩礼。”

  据悉,近年来镇原县共表彰命名9652户“星级文明户”,上榜公示凡人善举和先进事迹1.2万人次,评选乡贤、最美扶贫人等典型520多人,打造道德红黑榜600多个,树立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引导群众懂感恩、明礼仪、知奋进,村庄处处盛开文明之花。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