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中国甘肃网12月15日讯 (记者 张慧雅)“我们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工作前提。”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又生在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言,近年来,张掖市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兴生态工业、全域生态旅游业”,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9年张掖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排名甘肃省前三位。
张掖先后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全国“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被《环球时报》等国内重要媒体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入选《半月谈》“十佳最具绿色投资价值城市”和国际旅游联合会“最美中国旅游城市”。
张掖市芦水湾生态景区(本网资料图)
2018年10月,张掖在全省率先谋划实施以“两带四区四线”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带动乡村振兴向整体推进、全域拓展提升,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9489元增加到2019年的14944元,年均增长9.5%。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94元增加到9976元,年均增长33%,增速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23.5个百分点。
张掖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的农户石作兴正在给能繁母牛添加饲料(本网资料图)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9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31个有建园需求的贫困村全部建成规范幼儿园。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和贫困人口参保率均达到100%。乡镇客运站覆盖率100%,贫困村硬化路通村率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100%。动力电到村率100%,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率100%,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100%。农村危改任务全部完成,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用电难、饮水难、用网难等问题得到普遍解决。
“我们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性举措,在65个贫困村落实高原夏菜、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小杂粮、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10万亩,连续多年稳定在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发展培育“五小”产业1680个,建成扶贫车间68个,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张掖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又生表示,张掖进一步筑牢了“防贫关口”,出台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从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8条措施,全过程落实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防贫机制,实现了建档立卡户、边缘户“防贫保险”全覆盖。
《民乐情》剧照(本网资料图)
志智双扶,贫困群众精神动力显著增强。全程在张掖拍摄创作的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一套及多个省级卫视黄金强档播出,近期又荣获第十六届中美电影节“中华文化传播力奖”、第六届全国节目交易会暨影视剧产业项目推介会“最受欢迎电视剧奖”。以全国扶贫状元、原民乐县委书记韩正卿为原型创作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民乐情》在全国公演,并荣获“白玉兰奖”“敦煌文艺奖”。“快乐老乡”大众文化品牌入选中宣部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并在全国推广,“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在全市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15日脱贫攻坚成色足 乡村振兴底色新——张掖市脱贫攻坚综述
- 2020年12月14日前三季度张掖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
- 2020年12月14日智能制造赋予张掖发展新动能
- 2020年12月14日张掖“智”造 “云端”突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