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老王说陇史】小学毕业也大摆三天宴席 百年前甘肃曾流行“吃文风”习俗

 2020/12/23/ 09:12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王文元

小学毕业也大摆三天宴席 百年前甘肃曾流行“吃文风”习俗

清代考生在甘肃贡院考棚中答卷的情形(雕塑)

  百年前,甘肃一些地方曾流行过一种“吃文风”的民间活动。听着名字,就很奇怪,为何叫“吃文风”呢?可吃的东西很多,唯独风吃不得。那么,人们为何要“吃文风”呢?

  甘肃人崇尚耕读传家

  地处西北的甘肃,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在过去,出一个文化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古以来,甘肃人就对文化非常崇拜,只要条件许可,总要想尽一切办法供子弟上学读书,以便将来撑门立户。因而,许多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家耕田,一个上学读书,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耕读传家。两个孩子,各有分工,既种庄稼,又有读书人。即便读书考不了举人进士,会识文断字,就能经商做生意,这也是一个出路。

  在明清时期,由于交通缘故,甘肃学子要参加乡试,要到陕西考试,路途遥远,巨大的财力物力耗费,限制了甘肃学子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家族能出一个举人,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清代,甘肃(包括甘宁青)考中进士的数量远远不能同南方其他省份相比,甚至无法同江浙的一个县相比,且所占进士的数量只有清代进士总数的八十分之一,位列全国各行省总数最末。

  这其中,有甘肃面积广大,参加乡试不易的原因,也有经济困难,赴京赶考艰难的缘故,自然也有地方教育落后、人口基数小的因素。

  邢澍为凑学费发愁

  清末,陕甘分闱甘肃乡试在兰州举行,甘肃考中举人进士的数量大增。既然考中了,就要庆贺一下。

  这种庆贺有两重意思,一是祝贺学子学有所成,二来有请乡亲们帮衬,凑一点学费的意思。清中期,甘肃二澍之一的阶州邢澍,他的庆贺宴席就遇到了难题。邢澍字雨民,武都人,出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邢澍小时候,家境极其贫寒,还曾经在寺院中借读。后来读书有成时,准备到西安参加乡试,可是家里没有钱,拿不出来路费,怎么办?这时,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说是置办些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希望届时大家能提供点帮助。

  这个主意好!可是,他们家连酒席钱都凑不出来,无奈中只好借钱置办酒席。这天,乡亲们来的人不少,眼看着酒席吃完了,可是愿意出钱资助的人却没有。面对此情景,母子俩只能失声痛哭。好在,有个商人听说此事后,就主动出钱资助邢澍,让他到西安参加考试。

  百年前,甘肃各地,军阀混战,再加之天灾人祸,人们生活极端困难,读书人稀少,有些地方方圆十多里,竟然找不到一个读书人。这些地方,一旦出现一个读书人,人们就认为是天大的喜事,自然要庆贺一番。起初,这是一种普通的庆祝活动,体现了乡亲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后来,则成为一种令人头痛的活动。

  再后来就发展为民国时期的“吃文风”的习俗。

  由崇文变为恶俗

  民国时期,起初,考上大学或中学毕业的学子们要庆祝,后来发展到小学生毕业也要庆贺,而且还有一整套程式。

  先是,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及长辈,牵着披红挂绿、带响铃的骡马,在乐队引导下、鸣锣放炮助威下,到小学去迎接毕业生。当小学生出校门后,亲朋好友一拥而上,把小学毕业生打扮一番,身披大红绣球绫带,头戴礼帽,然后扶着学生骑马回家。到了学生家里,还有一套程式,先是鞭炮齐鸣,接着其父亲迎入祖堂,将毕业证书高高供起,然后对祖先牌位画像行三拜九叩大礼,再拜谢父母高堂。随后,还要去祖坟祭奠。从此,人们对学生的称呼也变了,称之为“先生”。

  主家少不了要大大破费一番,大摆宴席,少则一日,多则三天,更多人家是大摆三天酒宴。其实,主家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乡亲们的热情,只能充阔摆席。

  后来,随着抗战的爆发,东南沿海人士多来甘肃,他们带来了新观念,“吃文风”的习俗逐渐消失了。

  文/王文元 图/甘肃科举博物馆提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