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旅游

【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文旅康养赋能美丽乡村论坛举办

 2020/12/24/ 09:0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庄俊康 祁玉洁 实习生吴风颖

文旅康养赋能美丽乡村论坛举办

高端对话现场

  每日甘肃网陇南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记者庄俊康 祁玉洁 实习生吴风颖)12月23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世界旅游联盟、法国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共同举办的文旅康养赋能美丽乡村论坛在陇南市武都区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作为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的三项分论坛之一,以“拓展乡村功能、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重点围绕文旅农“横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新技术“渗透”融合、产园产村产城“多向”融合,整合乡风、乡俗、乡韵、乡情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交流彰显农村个性、增强美丽乡村“软实力”经验。

  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红,立陶宛驻华大使馆农业专员克里斯蒂娜·米尼克,西班牙国家最美乡村协会会长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麦斯特·阿科斯塔演讲,泰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负责人王树仁等6位专家围绕“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展望、“十四五”乡村旅游的升级主调与发展导向、新时代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立陶宛乡村发展以及文旅实践、甘肃康养产业发展等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为甘肃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把脉支招、建言献策。

  在论坛高端对话环节,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贸易研究室主任翟雪玲,新华社首席经济分析师陆晓明,甘肃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周学海,兰州文理学院教授、甘肃旅游智库秘书长高亚芳等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康养等产业赋能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等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对话和激烈的思想碰撞,为推动甘肃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三家单位联合编制的《绿水青山的力量——美丽乡村建设的国际经验和中国探索》研究成果报告。报告梳理了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乡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安吉、恩施等中国中东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典型进行总结;重点对甘肃省、特别是陇南康县开展文旅康养融合促进美丽乡村改造提升的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凝练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美丽乡村互利合作的意见建议。

  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代表和国外专家学者,国内美丽乡村联盟省区市和友邻省、市部门代表,乡村文化旅游方面企业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政府和兰州新区管委会及文旅部门负责人,及新闻媒体的代表近100人参加了论坛。

  兰州文理学院文创乡创学院教授院长、甘肃旅游智库专家、秘书处秘书长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秘书长高亚芳从揭秘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的密码和探索让美丽永续的新密码两个角度谈了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的密码。高亚芳认为,甘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近年来,甘肃围绕“美丽战胜贫困”的乡村旅游发展主题将文旅赋能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留住乡愁的保护神”“脱贫攻坚的突击队”“生态产业的排头兵”“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打造了“美丽战胜贫困”的甘肃模式和生动样板。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本的美丽乡村,以文旅和智慧赋能乡村,唤醒乡村天生的丽质和沉睡的美丽,努力让乡村成为承载乡愁记忆、传承民俗文化、领略农耕文明、找寻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美丽战胜贫困、富裕促进振兴”成为甘肃文旅赋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因密码。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综合协调司副司长,原中国旅游报总编辑、社长高舜礼发表了“十四五”乡村旅游的升级主调与发展导向为主题的演讲,他认为,乡村旅游呈现出不断提升的主基调,乡村旅游产业地位将更加重要。他提出,未来乡村旅游要树立乡村旅游发展的标杆和典型,发挥市场导向和引领作用,引导乡村旅游向好向优。在推进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内涵、品位,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抓手,告别初级化发展阶段,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同时推动其与乡村诸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化、深入化发展,引领乡村旅游更加丰富多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