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不能成样子货
截至今年10月,已有53家网络视频和直播平台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但是,“青少年模式”是真保护还是走形式?中央电视台近日曝光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乱象。为验证平台“青少年模式”的效用,央视记者打开一款应用较广的短视频APP,选择进入青少年模式,很快便刷到了明显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画面充满了色情意味,“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该APP下载量达3.8亿次,位居下载排行榜第三名。另外,部分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还存在着技术漏洞和安全风险。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青少年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时期,且自制力较差。沉迷网络不仅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而且极容易造成价值观走偏、行为失范,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等等。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少年巨资打赏主播”“连续游戏数小时”等新闻不绝于耳,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所谓“青少年模式”,正是一种网络防沉迷手段,通过弹窗引导、限定时长、筛选内容等方式,让青少年在更适宜的环境下“触网”。但是,效果如何?据一项有1990名未成年人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七成受访家长担心孩子可以用其他账号登录,绕过“青少年模式”。七成家长希望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池。家长的担心也正是现实,不少直播平台均可以通过输入密码延长“青少年模式”下软件的使用时限;一些网络游戏平台也均可通过其他账号,如微信、QQ、手机等在无实名认证的情况下直接登录,部分游戏还可直接进行充值消费。如此一来,一边是倡导青少年网络保护与监管的政策,一边是各类破解攻略的“对策”,“积极践行青少年幸福成长战略”似乎成了一句尴尬的口号。
“青少年模式”的有名无实,看似是技术漏洞,背后却是网络平台的选择性“失明”。原因非常简单,短视频平台也好,游戏直播等软件也罢,做的是生意。生意人最大的目的就是多挣。点击率在线量不仅意味着消费潜能,更能兑换不菲的广告收入。这么多的未成年网民,限制他们“触网”,于平台而言相当于自断臂膀。可以说,“青少年模式”不是游戏、网络平台自身发展的必要程序,而是顺应监管部门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维逻辑或要求,迫不得已附加在游戏、网络之上的一种设置。要想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惩罚力度是必须的,只要执法到位,惩罚成本提高,网络平台自然会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堵住漏洞,得不偿失的道理谁都懂。
最后想说的是,防沉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技术只是单方面的,无法应对复杂现实,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及企业的多方协作和联动,才能更有效地达到防沉迷、保护未成年人。
小马飞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29日【评论】向随地吐痰坚决说“不”
- 2020年12月23日【评论】弘扬劳模精神 奋进新的征程
- 2020年12月18日【陇上评论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