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肃曲子,一路旋歌久唱不衰——兰州日报专访戏剧专家王正强

 2021/01/07/ 09:54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李超

甘肃曲子,一路旋歌久唱不衰

——兰州日报专访戏剧专家王正强

图为资料照片 由王正强提供

  “甘肃曲子,从遥远的过去一路旋歌久唱不衰,故将其视为甘肃戏剧的活化石,丝毫不为过分。”近日,甘肃戏剧专家王正强接受了本报采访,分享了他多年来对甘肃曲子的最新研究成果,用深情地讲述解读了甘肃曲子的渊源及发展流变。

  甘肃曲子扎根民间“撂地摊”式发展

  王正强,甘肃甘谷人,高级编辑。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理论作曲。他长期从事广播文艺编辑工作,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截至目前,王正强已出版《兰州鼓子研究》《河陇曲子研究》《秦腔音乐概论》等学术专著50余部,并主编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等。

  “‘曲子’作为一种小小的乐歌,在我国普遍存在。”王正强告诉记者:“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的乐种、曲种和剧种都以曲子为最基本的音乐元素。今天的甘肃大地上,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些说唱曲艺,如兰州鼓子、敦煌曲子、天水平腔、陇东秧歌、河州平弦、陇南说书、秦州小曲、河州小曲、古浪老调、陇中小曲、顶灯说唱、春官歌演唱、凉州贤孝、河州贤孝、道情,以及歌唱讲述的宝卷等,名目不同实则皆属于曲子艺术形式。”

  “此外,甘肃大量的曲子戏,是地方流行的小曲小令与明清 南北时调合流以后形成的地方剧种。”他说:“曲子戏作为 一种舞台戏曲形式,唱调感情容量大,又同念白、化妆、身段表演相结合,演唱者分别装扮成各种角色,具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有完整的戏剧结构、曲折的故事情节。”

  “它将曲子经过一定拣择并将其组织在一定篇制中,就变成一种民间小戏或者一个独特的戏曲声腔剧种。”王正强表示:“如敦煌曲子戏、华亭曲子戏、民勤小曲戏、西厢调、镇原小曲戏、陇南影子腔、南湖曲子戏等等。这些曲子戏一直扎根于民间,在‘撂地摊’的演出形式中自由发展,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融入当地民俗民风的行列。现今,这些剧种也大多已经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先秦时期“郑声”乱“雅乐”

  “曲子的萌芽在先秦时期。”王正强认为:“三千多年前西周王 朝发生过‘雅’与‘郑声’的一场较量,大致可以 看到曲子的影迹。”

  “雅乐”也称“礼乐”,因大奏于各种祭礼庆典场合,故礼、乐合而称之。周王朝崇尚正统“雅乐”,将祭祀歌舞作为雅乐,以便对上尊祭“五帝”夏汤神祇之礼,对下倡导宣示君子之德的双重教 化品格。但就雅乐本身而言,依然是可歌、可奏、可舞的曲子。

  “郑声”也就是“郑卫之音”,原本是郑、卫等地区(今河南新郑、滑县一带)的民间歌曲和舞蹈,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曲子”或“小调”。这种“曲子”因曲调明快、舞姿活泼,虽然不入祭祀乐神,却时时传唱在人们口头中而风靡极盛。

  “雅乐作为周王朝宫廷礼乐之治的最高典范,是作为国乐而受到厚待提倡的。”王正强告诉记者:“到了春秋时代, 随着‘郑卫之音’等民间俗乐的纷纷兴起,使得一向以礼乐文明而‘自修其身’的贵族阶层也都移兴于俗乐。当时的人们便将雅乐称为‘旧乐’,又将郑声等俗乐称为‘新乐’。”

  他说:“其实,当时出现的这种新乐,不仅仅是郑声,之外还有吴声、楚声、秦声等等,这些民间俗乐,都是辞与音乐相合可歌可唱的曲子,再通过优人绘声绘色的表演,较雅乐展现出全新的品味与绚丽气象,它不仅 盛传于民间,也影响及于宫廷,就连后宫嫔妃也是关、睢二南之音口不离曲、风喻君子之诗曲不离口。”

  甘肃曲子与华夷曲子第一次并融

  汉代“丝绸之路”的凿空,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张骞带回的《摩诃兜勒》,是先于佛教传入我国的第一支佛教乐曲,他还将印度乐器琵琶、箜篌、筚篥以及角抵戏、假面舞等引进国中。

  据王正强介绍,域外文化东渐中土,必从敦煌入关,敦煌作为中国的西大门,历来都是“华戎所交”的一大都会。魏晋时期,西域及中亚诸多小国每年都将大量乐伎、乐器、乐章作为方物贡品进献于河西“五凉”朝廷。由此反映出甘肃河陇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和贡献,也揭示出河陇文化由中西融汇构成的多元特质。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站,便是敦煌东端的河陇地区。”王正强告诉记者:“河西各寺庙石窟佛光闪耀,法铃传响,以‘俗乐’唱法、传法、讲唱佛经故事蔚然成风。这种讲唱,体现了叙事文学和戏剧文学的双重品格,其中讲唱的底本,是叙事与代言相混的体裁,为后世说唱曲艺和舞台表演提供了依据和可能性;讲唱的‘俗曲’,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村陌野曲’,俱属‘秦声’范围,又为后世甘肃曲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移民戍边屯田和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内迁,使得胡汉文化在丝绸之路互相吸取和融会。”他强调说:“苍凉动魄的游牧民歌,豪迈旷放的边朔诗赋,西域胡声的音乐舞蹈,‘五胡’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沿‘丝路’传播扩散,构成‘丝路’线上‘胡人汉声’的特有风情。隋唐时期,突厥、吐谷浑、党项、回纥、吐蕃等民族乃至中亚粟特人在河陇杂居错处,这是其它任何一个文化区域所没有的现象,使得河陇文化成为‘胡汉一家’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前凉政权保存中原旧乐贡献重大

  “事实上,当时的凉州,就已充当了异域外邦音乐东渐中国,中原汉族音乐西流并在河西首先与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交合融汇的‘加工站’。”王正强的描述也生动再现了当时东西方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交融盛况。

  他说:“特别在十六国时期,甘肃河西的‘五凉文化’在我国文学和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凉文化’的最高成就便是《西凉乐》。《西凉乐》正是凉州乐人在吸收西域龟兹乐舞及河西地区所保存的中原旧曲、长安雅乐基础上,所创制的诗、乐、舞相综合的大型歌舞音乐,所以,后来它才有可能再回授于中原。”

  “河西地区的前凉政权在保存中原旧乐上贡献重大,尤其在改进、丰富这一‘华夏正声’方面功不可没。”王正强认为:“‘五凉’在保存大量中原文化的同时,又使自己成为域外文化的集中地、加工站和转运站。在隋制定的九部乐中,‘凉州’‘龟兹’‘天竺’三部乐曲,都是五凉时期首先在河西经过‘改造’后方传入中原的。”

  曾引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

  华夷文化在河西的并融,不只见诸于史书频繁的记述,在甘肃从西到东近两千公里地表上下,几乎全由音乐文化的砖坯和石窟五彩壁画垒砌晕染而成。地表之上密密麻麻的寺庙石窟几乎连成一线,地表之下大大小小的墓葬群中,静静躺卧着形形色色的乐舞遗存。尤其以嘉峪关魏晋墓为系列的砖壁画重见天日,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西凉乐舞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王正强告诉记者:“随着佛教在河西的迅速传播,各地又掀起造寺建塔、凿窟塑像之风,使得甘肃从东到西近两千公里的古丝绸之路两侧,傍依苍山翠峰,开凿出密密麻麻的石窟群数不胜数。”

  据有关资料,单就敦煌千佛洞中,以甘肃古代乐舞所涉及的乐队、乐器壁画空间形象,就散布在大大小小200多个洞窟之中,其中大小型乐队就达500余组,乐伎3000余人,各种乐器44种、4000余件;至于舞态、舞姿,更是数不胜数。由此而又形成一个新兴的“凉州文化圈”、一条由西向东的文化流播线、一支以凉州乐人为核心的河陇乐舞文化大军。成为当时引领中国整个文化发展潮流的一支强大文化力量,也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凉乐》基本构成的音乐元素是“曲子”

  “需要一提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乐器乐舞图,无疑是以当时最为盛行的《西凉乐》作为现实生活比照而得的必然。”王正强感慨地说:“以《西凉乐》为主体构架的河陇文化,对后世唐诗、宋词、元曲、传奇的变革、发展与形成,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西凉乐》虽然说是歌舞,但它基本构成的音乐元素则是‘曲子’。”他认为:“‘曲子’又是从远古到魏晋上下三千年中国民间音乐歌舞的凝炼,是凉州一脉传承的河陇秦声秦姿、中原音乐同天竺佛教音乐、西域龟兹等国音乐的互鉴与融合。因此,它是最能表现感情的歌舞音乐,也是最具多元审美动态的歌舞音乐。”

  “公元439年,河西的音乐舞蹈,随北凉被北魏攻破而流于北魏,北魏王朝因不断吸取西凉和西域的音乐舞蹈来丰富自己而引人注目。”据王正强考证,古代的雅乐进入两汉以后已成为帝王举行大典时的乐舞,及至永嘉之乱,散失殆尽。汉魏乐府也因中原战乱频仍亦分散于各地,其中有散落在凉州的,有渡江而南的。与此同时,又随着各民族的大迁徙,西域、漠北音乐则大量输入,因此在音乐里出现不同的地方特色。陈、梁旧乐,多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

  小曲是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隋唐之后,西凉乐舞衍为西凉大曲,西凉大曲又拆卸成可供‘倚声填词’的‘小令’,‘小令’又同隋唐‘燕乐新声’流汇一处,形成河陇大地又一新兴歌曲系统。”王正强告诉记者:“宋元时期,这一新兴歌曲又在发展的道路上开始有了各自的分途,有的成为上层文人遣兴填词的‘词曲’,有的则以曲牌形式进入北曲杂剧声腔领域的‘剧曲’,但还有一部分流散于甘肃民间,这便是长期存活在人们口头上的民间‘曲子’或‘小曲’。”

  “这一部分‘小曲’,自南北朝以来,虽然在野生状态下无拘无束地成长蔓延,同时又以极其简陋的形式口耳相传。”他说:“但是,却忠实表达着下层民众的真情实感,传递着他们的美好愿望和共同心声,为他们贫瘠的文化生活频添着多种欢乐,也时时寄寓着他们的精神向往和滋润着他们干裂的心田。”

  “就这样,‘曲子’和当地民众相依为命,永结同心,千百年来,成为下层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王正强认为:“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各种宗教又将‘曲子’作为培养人们宗教感情、宣扬宗教真理的诱人‘蜜饯’,大量运用于佛教、道教等宗教义理的宣演之中,结果促成‘道情’‘宝卷’‘贤孝’‘劝善调’等多种宗教说唱曲艺形式的产生。”

  河陇曲子与南北曲子第二次并融

  王正强接着说:“如果说魏晋隋唐中原乐舞和清商三调实现了‘胡夷之乐’与‘中土之乐’在甘肃的第一次大融合的话,那么,明洪武时期,随着江南、中原、华北士庶军民大量戍边河陇,各地纷纷不断的南北时调杂曲大量迁播甘肃,无疑成为同河陇‘曲子’的第二次大融合。”

  “正是这次融合,促使甘肃曲子真正进入大刀阔斧的发展与造型阶段。”他认为:“直至明末清初,各呈异采的民间曲子说唱,不同体制的曲子小戏,渐渐绽放出它们的庐山真容。从此,曲子又带 着浓重的儒家气味,以‘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人师’戏道,渗透在甘肃民众的生活与信仰中,也对人们的道德、情操、伦理、观念给予了深远影响。”

  王正强说:“随着屯田戍边规模不断扩大,明王朝开始向甘肃大量移民,屯边兵士、内地居民,还有各级犯罪官员及其家属等,大量落户于甘肃。来自各地的这些移民中,不乏有三晋古地、 燕赵平原和江南水乡的居民。他们不只把原籍节庆礼俗带到了甘肃,也用自己多姿多彩的‘家乡文化’洗刷思念故土的孤寞,从而构成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织与互汇。”

  “而来自江、浙、鄂、赣的大量移民,也将各地民间曲子带入该地,构成一种南北交汇的独特民风民俗。”他说:“明朝凉州人聂谦《凉州风俗杂录》载:‘亦有戏子游优,卖技讨食,溷聒眺听,声不绝耳。’说明早在明洪武初年的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甘肃业已有了民间曲子和戏曲艺术演艺活动的存在。 ”

  甘肃戏剧的活化石

  “甘肃民间说唱曲艺品种虽然繁多,却在总体上不外乎三个特点:一是唱为主,二是历史长,三是重教化。”王正强总结说:“这也是它们一直保持着原生态古朴风致的原因所在。曾有专家考证调查,明代盛行于甘肃境内的民间说唱曲艺大概在百种以上,而且形式繁杂,手法多样,有清唱,有说唱,还有说、唱、表三结合多曲牌联套的大型演唱,甚至还明显呈露出第一人称代言的行当角色分制。”

  据王正强介绍,当时的行当角色分制内容大致可为三类:一是歌颂孝子贤孙、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劝人向善的宗教性说唱曲艺。如《宝卷》《道情》《贤孝》等;二是衍袭“诸宫调”形式演唱历史故事的世俗性说唱曲艺。如《唱曲子》《秦安老调》《兰州鼓子》等;三是因农事、节令活动逐渐发展而成的劳动性说唱曲艺。如《锣鼓草》《春官歌》《二人对》等。三类说唱表述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歌腔皆系包括民歌、小调在内的曲子。

  “甘肃曲子,历经了上下数千年的化炼修造,融汇了大大小小的长河涧溪,尽管从遥远的过去一路旋歌久唱不衰,甚至在北宋开始出现登上乐楼表演故事的迹象。”交谈的最后,王正强感慨地说:“但它真正的发展是在明代,特别当其同明清南北时调结合以后,不仅在原有声腔基础上更加丰富完善,并从地摊登上舞台正式发展成为曲子戏,还带动了全省多种民间小戏的形成,也给河陇戏曲剧种的出台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音乐素材。故将其视为甘肃戏剧的活化石,丝毫不为过分。”

  他说:“目前,我的相关甘肃曲子最全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已全部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刊登,此举也是希望能为高校戏剧理论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