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百花】一个村庄的温度

 2021/02/02/ 04:4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李武

一个村庄的温度

  李 武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小学任教。

  何家湾村共有三个社,一二社紧挨着,三社却离得远,与一二社相距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或许是为了照顾三社的孩子们,小学就修在了三社与一二社的中间,四周都是戈壁滩,空旷荒芜。

  那时候,我感觉浑身是使不完的劲,爱上课,也爱和孩子们一起玩。自己的课上完,别人的副课也主动去借过来上,结果把学校的体育和音乐课都给开起来了,带着孩子们一起打篮球一起唱歌。同时,我还把学校所有的图书,其实也就一箱子,包括自己的一些书,全部借给学生看,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日子一忙起来,生活就过得充实快乐。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宿舍午休,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一个哈密瓜,说是他爸爸从新疆带回来的,让我尝尝。这个孩子并不是我班上的学生啊!一细问,才知道是有一次美术课我给过他一沓稿纸。一次随手之举,被这孩子牢牢记着,视为一种认同、一种鼓励、一种尊重,就想拿最好的东西与我分享,达成一种感情交流。

  日子过得很快。到了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学生们打完篮球,有点晚了,站在校门口看他们各奔东西回家,想着他们离去后的寂静,心里就有点恓惶。学校的寂静,和其他地方的寂静不一样,白天有一大群学生在闹腾,越是闹腾,闹腾散去,寂静就格外突出一些,心里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怜悯等杂念也开始像野草一样疯长。一个学生大概看出我的心思了,折回头来对我说,他们村里一位老人下世了,晚上发丧,让我去看看。我也没多想就跟着去了。农村发丧一个村的人基本都来帮忙,人群中有人指点我,说那就是新分配来的老师。那一晚,我成了人群里的焦点,所有人都对我露出了尊敬又友好的笑容。

  夜里,我住在邀请我的那个学生家里。对我的到来,他家里人拿出了招待贵客般的热情。他母亲和两个姐姐连夜就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早餐。早餐是当地的特色面食,叫“窝窝”饭。做的时候,先将面揉成长条,再切成一半指头肚大的块,然后用筷子在中间捣个窝,俗称“窝窝”。现在用机器一下子就能做出来,手工可不容易。夜里快十二点的时候,“窝窝”已经做好了两簸箕,端到屋外面冻了起来,说这样吃起来更滑顺。第二天,天还没亮,他母亲就起来做饭,羊肉丁、土豆丁、豆腐丁……炝锅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里,很快,熊熊燃烧的火炉上,一锅“窝窝”翻腾跳跃的早餐就做好了,叫醒了所有人的胃,也叫醒了清晨的村庄,开始了美好幸福的一天。

  一学期要结束了。快放假的时候,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来学校,说要杀只羊招待一下老师们。在学校的饭桌上,老书记端起酒杯,先给我敬酒,说我是第一个分配到他们村上的公派老师。我心里一下子暖暖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晚大家都喝多了,村里来的人骑着自行车踉踉跄跄回家,学校里一下子又寂静起来。我很清楚地记得,那晚的月亮特别亮、特别圆。

  一年后,我调离了何家湾小学,来到了乡政府驻地所在的热闹地方。但我心里却不踏实,总想着那些孩子,怀念那一个个孤独的夜晚。后来,我又调离南坝。再后来,我离开了讲台。二十多年过去,我去过许多地方,也吃过许多美食和水果,但总忘不了学生送我的那个哈密瓜。一想起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书包里背着一个四五斤重的哈密瓜,吃力费劲地走在乡间小路上,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我也总想起我在学生家住的那一晚,那娘仨,一个揉面、一个搓条切丁、一个筷子捣窝窝的温馨;总想起拉着羊到学校的老书记和乡亲们,想起老书记敬的那杯酒和说的那句话!

  那真是一个有温度的村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