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兰州公证处:体制改革焕发活力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实惠

 2021/02/03/ 09:23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王进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兰州公证处:体制改革焕发活力 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实惠

兰州公证处办证台

  公证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预防为理念的司法证明制度,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人身、财产权益,保障民商事活动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民事、经济活动依法有效进行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职能优势和重要作用。

  近年来,兰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公证机构改革发展的意见》,积极优化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制公证试点改革,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2020年3月,全省首家合作制公证机构——甘肃省兰州公证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省公证事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此举将进一步加强公证质量管理和公证员队伍建设,提升公证公信力,让公证机构多办证、办好证,让公证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

  改制前

  办证时间长出证缓慢

  1月29日下午,在城关区箭道巷北口某三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兰州公证处主任李文朝感慨地对记者说:“新办公区5天前才启用,不仅环境较以前有了极大改善,而且办证量也明显提升。”

  兰州公证处是我省最早的公证机构,2017年前属行政机关单位,2018年4月改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财务管理制度,收费按照服务性收费标准收取,依法纳税。但因属“事业单位”身份,需逐级审批资金,办公环境始终无法改善。“办证接待大厅面积只有20多平米,公证员的办公室都是很小的格子间,人一多就转不开身,不仅办事群众意见大,工作人员也很不满意。”李文朝说。记者看到,新布置的办公区域,接待大厅有专人负责解答办事群众的咨询,回廊两侧的公证员办公室用隐私玻璃隔断。走廊尽头是休闲区,一侧种满绿植。

  李文朝说,以前是典型的“衙门式”坐堂办公,工作人员都是事业编制,8小时工作虽然也有考核,但办证量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办证时间长,出证缓慢,如继承等公证通常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通过公证体制改革,公证人员服务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服务意识增强,推出了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问负责等制度,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公证处更加注重公证质量全流程管理,从公证申请、受理、登记、审查、审批、签发、收费、卷宗归档等各个环节,实行定员定职定责,保证了办证质量。

  同时,业务领域也不断拓展,已初步具备了在线电子证据保全保管、债权文书网上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远程视频公证服务等能力,并积极拓展融资金融、司法辅助、知识产权保护等业务,新型、前沿领域业务占传统业务的比例逐步提高。

  改制中

  为公证行业深化体制改革探路

  据兰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司法部启动新一轮公证体制改革后,在省司法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兰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公证机构改革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创新,2018年6月正式批复由兰州市公证处和兰州中山公证处合并成立全省第一家合作制公证处。2020年3月,甘肃省司法厅为合并成立的新公证处颁发了机构执业证,甘肃省兰州公证处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20年5月25日起合法执业。“正式开展公证工作,也标志着我省公证事业发展迈入了新阶段,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公证机构改革任务,改革遗留问题和公证执业监管风险全面‘清零’。”该负责人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个别区县因改革滞后造成公证处法定设立条件丧失、无法办证的难题,兰州市司法局在保留改革现有成果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区县的意愿选择,预留整改时间,同时积极引导市区公证处对口帮扶远郊区县公证处。采取阶段性进驻和长期深度合作两种模式,既满足当地群众公证需求,又确保公证办证合法性。在兰州市司法局大力推动下,县域公证法律服务的活力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市区规模化公证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优质公证资源均衡覆盖。

  公证体制改革后,全市有6家正常运行的公证处,近3年来,全市公证机构办证量13.4万件,公证收费8725万元,平均每年增幅均超过20%。

  改制后

  多劳多得 办证量显著提升

  兰州公证处现有公证人员50多人,其中,公证员15名,公证员助理16名,辅助人员20多人,助理人员中已有3人通过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

  1月29日下午,市民马亮和家人来办理继承公证。他告诉记者,公证员的服务很到位,在咨询时就告诉他需要带的相关手续,确保其约齐家人来时能一次办妥。马亮对公证处的服务赞不绝口。

  负责接待马亮的是兰州公证处副主任厉嵩豪。已经从业15年的厉嵩豪响应司法机制改革,主动放弃公职,从事业单位干部转变为合伙人。他告诉记者,以前是8小时工作制,下班就回家,很少加班。现在是主动为办事群众着想,手机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身份转变了,办事群众就是‘衣食父母’,业务量提升才能多劳多得。”厉嵩豪说。

  公证体制改革后,针对公证机构市场化运行,李文朝信心十足。他说,目前兰州公证处传统业务办证量显著提升。以前传统业务如继承、遗嘱等公证因耗时长、风险高,公证人员在办理过程中难免有抵触心理,造成消怠工的局面。在合作制模式下,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办证量显著提升。在原行政体制下,2017年兰州公证处继承公证共办理700件,遗嘱公证共办理30件。在2018年4月开始改制后,继承和遗嘱公证的办证量快速上升。2020年继承公证共办理3500件,遗嘱公证共办理近400件。现在还增加了远程公证业务,对于异地、异国公证业务,当事人可以在线完成申请公证、与公证员对话、签署相关材料等程序,解决群众异地、异国办证难的困扰,扩大了办证范围。“通过改制,我们积极拓展业务范围,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业务量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总办证量为9660件,2020年在受到年初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办证量达到2万件,与2017年相比翻了一番。”李文朝说。

  改制后,兰州公证处还优化了办证流程,提高了办证效率。业务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电子设备与当事人提前沟通、审核材料、预约时间,缩短了当事人前期准备时间,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为了方便群众,进一步实现便民利民,兰州公证处还根据兰州市司法局统一安排部署,同步进驻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1楼的兰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合并原设立在2楼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公证咨询台,实现现场咨询、受理、办证一条龙服务。对于急证特事特办,做到现场办证,当场取证,真正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李文朝说,作为我省首家合作制公证机构,兰州公证处也是全国公证体制改革试点机构,肩负着为公证行业深化体制改革探路的重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省公证法律服务行业发展提供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进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