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为了大地的呼唤 ——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飞播造林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上)

 2021/02/05/ 21:29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施秀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题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古有 “左公柳”遍布西北,今有“飞播绿鹰”誉满神州。

  曾经,因毛乌素沙漠,专家预言“用不了多久,榆林将从地图上消失”。如今,毛乌素沙漠却即将从榆林版图上消失;

  曾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漫天风沙无植被。如今,这里草茂花艳,是宜居宜游的幸福港湾;

  ......

  是谁?有这“乾坤大挪移”的“武功秘籍”,为神州大地换了容颜?

  很多人并不知道。

  可那已焕发出勃勃生机的每一寸土地知道——正是被誉为“飞播绿鹰”的空军某运输搜救团一大队。

  经过多年飞播,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图为运-5飞机飞越秦岭播区,察看飞播成果。(张树华 摄)

  39年如一日,这个大队在加强战备训练的同时,坚持飞播为人民,矢志播绿助脱贫,飞播航迹遍布内蒙古、川、黔、陕、甘、青、宁等7省(区)130多个县(市),作业面积2600余万亩,播撒草籽、树种万余吨,在荒漠地区、沙漠地带,筑起重要绿色屏障,创造了生态奇迹,助力了脱贫攻坚。

  只因,他们听得见大地深处的声声呼唤。

  (一)

  “那天天气很好,好像特别照顾我们。”时隔39年,72岁的宋占清眼里闪着光,似乎又回到从前,自己还是那个青春飞扬的年轻飞行员。

  其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生态治理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辽阔西部,或崇山峻岭,或荒漠戈壁,飞播造林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突显出来。

  1982年,响应党和国家“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的号召,宋占清自豪地写下请战书:“绿化祖国使命光荣,造福人民义不容辞。”

  因思想、技术过硬,宋占清与其他战友一同光荣入选;很快,又一并投入紧张的飞播训练。

  虽然个个都是“飞行尖子”,可飞播造林,对于他们,仍是白纸一张。

  没有专门的飞播机型,他们拜师学艺,动手改装飞机,仿制飞播器,还在机腹下挖出容纳飞播器的开口,再用碎石模拟撒种,“因为种子很贵”;

机务人员顶着烈日安装自主研制的飞播器。(刘畅摄)

  没有经验,他们不耻下问,20多次到民航部门“取经”......

  飞播试点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太子山,这里海拔3000多米。

  1982年5月2日,临夏太子山,天气晴朗。

  1982年5月2日,运-5飞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地区,拉开了该团39年飞播造林的历史序幕。(资料图片)

  十几天前,刚刚完成改装的两架运-5飞机,在无数期待、好奇、质疑目光交织的“网”中,满载树种,昂首待发……

  时任团副参谋长薄文玉,带领宋占清率先驾机,飞往播区,那道交织的“网”,也紧紧追随着天空那道绿色的身影——运-5飞机。

  近了,近了,更近了……当飞机下降高度离地60米时,飞播器缓缓打开,机腹下一条淡黄色的“彩带”,摇曳落地。

  5月7日,临夏下了一场大雪,“雪大的把树都压断了。”和首飞日5月2日一样,这一日宋占清记得格外牢,“老天似乎也格外眷顾我们。”

  果不其然,飞播的种子经雪水浸泡,半个月后就陆陆续续发芽了。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特别高兴。”时至今日,宋占清依然抑制不住地激动。

  飞播,行不行;质量,好不好?一切的问题都随着一棵棵破土而出的嫩苗,有了答案。

  (二)

  干渴的神州大地,随着太子山告捷,传来此起彼伏的呼唤声。

  黔南,率先闻声而来。

  太子山飞播成功的喜讯刚一传出,贵州省林业局的同志便找到部队,一口气订下了60万亩飞播计划,不久又追加了20万亩。

  1983年3月,带着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带着播区百姓的殷殷期盼,薄文玉带队远征黔南。

“全国飞播造林先进个人“薄文玉驾驶运-5飞机执行飞播作业。(资料图片)

  整整80万亩!一下子担负这么重的任务,身为指挥员,薄文玉压力很大:飞播经验本就不多,而且黔南地区的地形、气候又复杂陌生。

  可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又岂能辜负。薄文玉带领大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在“天无三日晴”的黔南山区,走进山寨,虚心向老乡请教气候变化规律,把老乡们祖祖辈辈总结的“看天吃饭”的本事,牢牢记在心里;

  兼顾飞行气象条件和飞播最佳“窗口期”,采取灵活机动战术:哪个播区能飞就专攻哪个,都能飞就兵分多路,决不浪费时间,决不错失战机......

  天道酬勤。25天,他们抓准了18个飞播日。

  飞播前,机务人员认真检查维护飞机,确保飞机不带任何故障上天。(刘畅摄)

  80万亩的飞播任务全部完成,不仅比原计划提前了20天,还为当地林业部门节约经费数万元。

  那一年,飞播官兵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国人民看到:空中,运-5飞机缓缓下降,在离地面约五六十米时稳健拉平,机腹下飘洒出一条淡黄色的“丝带”,种子精准地落在播带上……

飞行员驾驶运-5飞机飞越沙丘。(刘畅摄)

  (三)

  绿了大地,暖了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赋予了这个大队飞播任务新的时代内涵,大家更加坚定了“定让沙漠变绿洲、不播成林不收兵”的决心。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20多项全国全军荣誉、88面锦旗,无言地诉说着这个大队的光辉历程。

88面锦旗无言诉说飞播故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

  这些成绩和荣誉,来之不易。是他们,39年来代代接力,用青春换来的,用奋斗拼来的。

  “飞播真苦!”回想起来,72岁的周易新依然心有戚戚。1982年至1988年,他连续7年在甘肃、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执行飞播任务。

  飞播区的条件,无一例外的苦:喝的是水窝窝里的积水,吃的是“馒头夹沙”,无处不透风的帐篷,一觉起来,满脸满头都是沙。

  飞播时,常常是“五个一”:一条又窄又短的土跑道,一张仅能放下电台的小桌子,一部指挥用的老式电台,一把简易的长条椅,一名顶着烈日的指挥员。

飞播指挥现场,“阵仗”不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施秀萍翻拍)

  谁也想不到,听起来高大上的“飞播”,条件如此苦,“阵仗”如此小。

  “可没人叫苦。”虽已古稀之年,周易新的话还是那么斩钉截铁,大家都有着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任务,必须完成。”

  “飞播真累!”周易新告诉记者,苦和累完全不是一回事。

  飞播时一般有起飞指挥和飞播指挥两名指挥。那时候,一面红旗、一面镜子,就是“指挥棒”。飞播指挥常常要早早起来,手脚并用爬三四个小时的山,抵达播区最高点;常常是,爬上去,一身汗;到山顶,又透心凉......

  飞行时,绷着弦,似乎忘了疼;可一落地,就钻心地疼,连筷子都拿不稳。

  “再苦再累,都是为人民服务,没人退缩。”74岁的周富定回忆起30多年前的飞播岁月,满满的自豪。当时,在上海的爱人总是不解,怪他“那么苦,还不早点回来”,“她哪里知道我的骄傲。”

  离地50米,是飞播效果最好的距离。

  “训练时,最低到5米,几乎贴地飞行。”周富定清晰地记得,为了让种子发芽,他们是怎样不断挑战极限的。

  野战机场起降,锤炼了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术和战斗作风。图为2010年6月,一大队飞行员驾驶运-5飞机在某野战机场起降。(资料图片)

  “适应了最差的,就能应对最难的。”周富定明白,近乎挑剔和苛刻的训练,有多必要。

  可,再苦、再累、再难,也挡不住这支队伍驾机为犁、云霄耕耘的脚步。

  因为,他们听得见大地和人民的声声呼唤;所以,他们用真情、用青春,大声回应。

  那回声,如同飞机的马达轰鸣声,响彻大地,响彻云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