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一粒种薯的成长

 2021/02/10/ 19:4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薛砚 通讯员李顺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薛 通讯员李顺民

  2月8日,阳光明媚,走进位于庄浪县水洛镇李碾村的庄浪县脱毒种薯繁育中心,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扑面而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粒马铃薯种薯的成长。

  穿好工作服,例行消毒,进入密闭的组织培养操作间,工作台上立着一台显微镜,操作员双手用专用工具在显微镜下进行茎尖剥离,从马铃薯茎尖切去分生组织,“种植”到瓶子底部的培养基中生长。

工作人员进行茎尖剥离。

  另一个工作台上,操作员周爱爱用剪刀剪断瓶子里的种苗,左手镊子夹着种苗,扦插到旁边的瓶底的培养基中。“这个环节扩繁”周爱爱介绍道,“等种苗生长到9厘米高时,就要剪断扩繁。”

  扩繁在子里的种苗一般被称作苗。苗被搬进光照培养室,摆放在架子上,沐浴着阳光快速生长。光照培养室里,悬挂的温度计显示室温是26摄氏度,只见一种苗整齐地摆在架子上,壁内侧渗出水珠,内透出雾蒙蒙的绿意。等到种苗在子里生长25天左右,就需把种苗移植到水培的方格内,水培漂浮在有营养液的水溶液上,种苗吸收营养液生长。

瓶苗在光照培养室里成长。

  在光照培养室外,工作人员万婷与3位同事用镊子把一株株种苗移植到水培床的方格内。万婷说:“等到种苗在水培床上生长到14厘米高的时候,就移植到雾培床上,这是脱毒种薯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

  雾培设在另外的日光温棚内。雾培上,一株株薯苗绿意盎然。中心负责人马强强随手揭开雾培下的围帘,马铃薯的根须悬空垂下,上面结着一红枣大小的马铃薯薯。他打开喷头,水雾从雾培下的喷头内喷涌而出,喷洒到根须上,马铃薯薯洗起了“营养”。

工作人员将种苗移植到水培方格内。

  “这种水雾是溶解了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的溶液,把营养液直接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更利于它们有效吸收,让薯粒长得更快些。”马强强介绍道。他指着根须上的薯粒说:“这叫原原种,并不能作为商品薯的种子种植。原原种在网棚内繁育之后就是原种,原种在大田内繁育之后就是一级种薯,一级种薯才能成为商品薯的种子。”

  马铃薯种子在大田生产,容易感染病害和虫害,优良品质逐渐退化,产量严重下降,影响农民增收。为了突破马铃薯种子生产“卡脖子”问题,庄浪县引进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多年来成功研发“庄薯3号”“庄薯4号”等优质马铃薯品种。目前,庄浪县每年生产马铃薯原原种1500万粒。今年,庄浪县规划建设种薯基地25万亩,为马铃薯产业振兴打好基础。

  (图片均由庄浪县委宣传部供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