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远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雄关脚下八棵树(报告文学)

 2021/03/06/ 08:5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胡杨

【远航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

雄关脚下八棵树(报告文学)

嘉峪关八棵树 资料图片

  胡 杨

  嘉峪关西郊,国道312线之侧,八棵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俊,枝干粗壮,人不能合抱。杨树面朝天下雄关,背依祁连山脉,栉比高矮,似城市哨兵,如公路守护者,春去秋来,冬寒夏暑,历经冰雪风雨,树木巍然屹立,枝叶葱郁繁茂。

  天地赋正气,乾坤日月长。1955年,省道215线开建,数千公路人冬战寒,夏斗暑,架桥梁,打隧道,推开冰山千层障,贯通沟壑万道崖。一条天路终于游走于崇山峻岭之间,蜿蜒于长河大泽之旁。黄埃触天,疾风劲吹,孤蓬自转,沙惊石怨,鸷禽铩羽,锻造了八棵树钢铁般的根脉!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几代公路人爬冰卧雪,守卫畅通;月落星流,横绝大荒,雪山皑皑,飞鸟不度,巉岩壁立,石崖阴森,志如磐石,初心不改,生发了八棵树宝玉般的枝叶!

  岁月如梭,公路人如八棵树屹立荒漠戈壁,立愚公移山志,树精卫填海心,肩挑背扛平坎坷,牛拉驴驮填沟壑;前赴后继,筑社会发展根基,久久为功,通经济运行命脉;绘就奋发图强壮阔画卷,谱写艰苦奋斗时代赞歌。可谓:心中有路、扑下身子,探索前方、永无止境;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书写了“开路、负重、奋斗”的精神丰碑!

  1952年,以郑占乾为代表的第一代公路人栽下十二棵树,严寒的大漠、贫瘠的戈壁,郑占乾用炉铲一点点挖坑、培土、浇水,69年过去了,这些杨树活下了八棵。如今,“八棵树精神”被正式列为嘉峪关三大城市精神之一,甘肃公路人的精神品牌,被列入全国公路系统的精神品牌,被纳入“甘肃省廉政教育基地”教育内容、嘉峪关市委党校授课内容和嘉峪关市城市博物馆展览内容,嘉峪关公路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条路

  延展八棵树的根系

  人们把修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公路称为“天路”,是比喻它奇险无比。在嘉峪关公路局镜铁公路段管养的公路中,也有一条“天路”,它地处海拔3200米以上,全长182.875公里,这就是省道215线。俯瞰215线,路基蜿蜒伸展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之间,仿佛飘荡在半空中的游龙。

  省道215线通向镜铁山矿区,是酒钢和镜铁山矿区的主要运输通道。镜铁山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200米以上,气候寒冷多变,夏天仅有2个月,且空气含氧量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市区的一半,缺氧成了养管站职工在这里生活的最大困难。头一次上镜铁山的人,即使坐着不动,也会心跳气喘、头疼欲裂。山上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每年冰冻期长达六七个月,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呼啸,席卷沙石满天,时而暴雨倾盆,冰雹浓雾迷漫。

  省道215线,就是这样一条“天路”,锻造了八棵树的根系。

  为了修通这条“无人区”里的钢铁运输“生命线”,来自甘肃省交通系统的近3000名养路工响应号召来到这里。镜铁山深厚的积雪和凛冽的寒风考验着每一个筑路工人。山口的大风,能吹落山崖上的石头,把牛羊吹入深深的峡谷。公路人就在这样的山上干活、吃住,喝水就是在山里凿冰挖雪,化开了喝,甚至直接啃冰块就馍馍吃。夜里挤在帐篷里,身穿棉衣、头戴皮帽睡觉,第二天醒来,枕边和被头上全是冰。祁连冰山上修路,挖的时候都是冻土,实在没法挖,还得用骆驼驮炸药来爆破。不少人高原反应强烈,气喘、头疼、流鼻血,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拼了命也坚持施工干活。

  风餐露宿,日夜奋战。经过3个月的时间,终于啃下了省道215线这块硬骨头。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镜铁山养管站的职工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更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一心扑在了公路养护事业上。尽管许多人不可避免地患上了程度不同的高原病,却依然扎根在这里,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在无数个风雪弥漫的日子里,他们的双手被冻麻了,吹上几口热气暖一暖继续工作;有的人被冻感冒了,吃片药接着上路;有的人关节炎发作了,贴片止痛膏又走上了养护一线。深山强烈的风让每个人的脸脱了一层又一层皮,但他们始终发扬着“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长年累月坚守在岗位上,精心养护着省道和专道,保障着安全畅通。

  一条天路,像云端中的哈达,是对养路工人的奖赏。但他们最初的那些日子,他们长期寂寞的坚守,却是金子般珍贵!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公路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嘉峪关公路总段的董鹏参加工作以来,在黑夜里加过班,在风雨中抢过险,曾有过寂寞难耐的痛苦,也有过忠孝不能两全的煎熬。十几年来任劳任怨,拼搏奉献,冒严寒,风餐露宿,全力以赴保畅通,在公路战线上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1973年12月,董鹏出生在一个普通养路工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在公路上奉献了30多年的养路工人。1986年父亲退休后,接力棒传到了他的手中,他当上了嘉峪关公路总段的第二代养路工。他用瘦弱的双肩开始承担起养路养家的双重责任。

  董鹏所在的公路管理段主要管养省道215线,由于气候恶劣,公路技术等级低,坡陡弯急,冬春遍地冰雪,路难见,夏秋冰雪融化,翻浆严重,水毁频发,养护任务非常艰巨和辛苦。更艰难的是镜铁山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空气中的含氧量非常低,到了晚上就更难受,胸口好像被压上一块石头,堵得心慌。山上气候严酷,变化无常。一年四季很难吃上新鲜蔬菜,过往的司机从市区带点蔬菜上山,要不成了“干菜”,要不就冻成“冰棒”。职工们常常是“一勺豆瓣一顿饭,一把食盐一锅面”。由于长期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职工们常常嘴皮开裂,牙齿松动,指甲变软,头发脱落。高山气压低,水烧到七十多摄氏度就沸腾了,饭菜都是夹生的,吃下去常闹肠胃病。业余生活也十分枯燥,山上没有电源,只能靠柴油机发电照明,晚上工人们只好围着火炉聊天,疲倦了,各自倒头便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一般人连生存都很困难,而董鹏和他的工友们还要担负繁重的养护任务。他常说:“什么也不说,公路需要我。”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时时激励着他。一次,在进行路面沉陷修复工作时,面对一段距离很长又多处沉陷的公路,他用装载机仔细地填平着每个沉陷,一次次地装砂,又一次次地将砂石慢慢铺在凹下去的路面上,他不慌不忙,认真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最后还不忘轻轻刮去表面的一些大石块。站在路旁又累又饿的职工们渐渐失去耐心,催促道:“师傅,路还长着呢,加快速度今天才能干完啊!”他意味深长地说:“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看着他每填平一个沉陷,脸上那幸福、满足的微笑,一起工作的兄弟们都不得不被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折服。

  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铸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凭着一股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赢得了单位领导和职工们的信任,由一名普通养路工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装载机司机,把“甘当公路养护事业的铺路石”当作他人生的座右铭,处处想在前,做在前,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战斗在生产一线。

  岁月峥嵘,永远铭记着省道215线的光荣传统,这是“八棵树精神”的根系和基石。

  两地书

  厚植八棵树的枝叶

  “老公,你还好吗?孩子睡了吗?”

  “老婆,你在上班吗?一个人寂寞、害怕吗?”

  这是一对分居两地夫妇的通信,每一封信中,这两句话,似乎都是惯常的开头,但却是这对夫妇奉献公路事业的情感写照!

  满怀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结伴而行,来到嘉峪关。在单位的入职培训中,了解到了老一代公路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不凡历程。在充满传奇色彩的八棵树下,她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该把公路人的责任和使命记在心头,用奉献和坚守去践行公路人负重前行的高贵情怀。

  她的名字叫胡小兰,是一名80后,2003年大学毕业后,满怀激情的她只身来到了嘉峪关这个陌生的城市。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现实还是让她深刻感受到委屈与孤独。

  过磅的工作时间是18个小时倒一次班,由于上班时间太早,胡小兰每天只能带上一点干粮就匆匆忙忙地蹬着自行车往单位赶,而且过磅繁重的工作经常让她不能在饭点吃饭。本以为从小长在农村的自己能克服这些困难,可是当她饿得前胸贴后背、狼吞虎咽啃干饼被噎着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鼻子酸酸,无比想念温暖的家、想念妈妈做的饭。

  而最难挨的是心灵上的孤独与恐惧。每当夜幕降临,材料库一片漆黑与安静,几千平方米的院子里就只有她和门房师傅两个人,她要待的磅房只有七八平方米,一个小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躺下的单人床就是它能容下的全部。她在这样的工作室里熬过八九个小时就好像是熬过八九个春秋啊,那真的是盯着时钟一分一秒数着过来的。晚上,房子里到处都是各种蚊虫在飞舞,她根本就不敢有一丝的睡意,生怕打个盹就会被咬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有一个不能睡的原因就是一晚上她都在纠结着要不要关灯这件事,灯开着她害怕在夜间有人会朝着这盏灯闯进来,灯关掉除了怕蚊虫叮咬更害怕拉料司机突然来敲门,总之整个晚上都是在极度的恐惧和紧张中度过。

  虽然当时的艰辛让胡小兰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泪。可是当她咬着牙挺过了这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都成为她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如果说,前面的经历是青春路上的历练,只为让她体会坚守后的玉汝于成。那么后来和丈夫、女儿的分别,则是让她感受到奉献的伟大。

  胡小兰的丈夫是一位人民警察,尽管毕业后因为找工作的现实将他俩一个分在了嘉峪关,一个留在了天水老家,但是怀着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他们宁愿选择两地分居,也不愿放开彼此。婚后他们面临了无数次伤感的分别和欢聚,直到结婚的第四年,才迎来了见证他们爱情的宝宝。她清晰地记得,当时只有三个月产假,为了能多陪陪宝宝,她一直坚持工作到接近预产期的时候,才挺着大肚子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回到家。

  女儿生下以后,她天天沉浸在幸福快乐中,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她多陪陪她、多看看她、多抱抱她。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两个多月了,看着抱在怀里的宝贝,她是多么的不舍、多么的难过,她开始焦虑,整晚失眠,她不想选择、也无法选择。当单位提醒她上班的电话打来时,她看着屏幕上熟悉的电话号码,哽咽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只是吧嗒吧嗒地流着眼泪,听着电话。但她知道,那是她的工作,她是一个母亲,更是一个公路人。

  和女儿的分离,第一步就是断奶。可是女儿才两个多月大,除了母乳,其他什么东西她都不吃,第一天,孩子哭得一整天都没吃东西,后面的几天,虽然肯喝一点奶粉,可是总要哭得声嘶力竭才肯妥协。要离开女儿已经让她格外自责,当听到女儿的哭声,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失去了理智的她想要继续哺乳孩子,因为那一刻她只想做一个称职的妈妈。后来家人阻止她,告诉她憋了长时间的母乳会把孩子吃坏,她才恢复了理智。

  直到现在,胡小兰都忘不了当时自己是多么无助地踏上了远行的列车。临行前丈夫紧紧地抱着她,用颤抖的声音说:“你先去吧,实在坚持不住就回来!”听到丈夫的话,她号啕大哭。

  本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一切就会好了。但渐渐地她和丈夫发现,因为从小缺失母爱,孩子越来越不开心,不喜欢多说话,也不喜欢和其他的孩子交流。

  为了弥补这份母爱,更为了支持胡小兰一直坚守着的这份工作,丈夫最终选择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人民警察的职业,公公婆婆也忍痛舍弃了曾经耕种过大半辈子的土地,他们带着孩子一同来到了嘉峪关这座陌生的城市,让他们这一家人有了最美的团聚。

  这样的故事或许在公路人的大家庭中并不少见,但正是有了一个个怀揣着八棵树情怀的普通工人,才成就了风沙漫天也不能撼动的公路情。未来,胡小兰和她的家人们将会继续驻守这片土地,一起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三代情

  滋养八棵树的果实

  当众多养路工的身躯化成了一座座肃穆的路碑延伸到无垠的平坦与畅通,当无私奉献的灵魂化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一直激励着人们。

  许登俊,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的养路工,长期在道班一线工作。

  他先是在安西公路段道班,1973年嘉峪关段成立后,来到嘉峪关工作。在安西公路段上班的时候,一年只能回三次家,分别是“五一”“十一”和一年12天的探亲假。每次回家在路上来回最少要两天,一年到头在家能待20天左右,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妻子操持,小孩一天天长大,竟然记不住父亲的模样。

  老一代养路工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道班多为土坯房,远离市区,地处荒漠戈壁,飞沙走石,一年四季风不停,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烈日炎炎。养路工一周上6天班,每天上班时间8小时,周末休息1天。要是探亲回家期间在路上耽搁了或者是回来迟了,还要利用休息日补工时。养路工没有统一的养护服,冬天每个人会发一件皮大衣,用来抵御野外作业的严寒,夏天有一双雨靴,道路泥泞的时候穿上进行养护作业。

  养路工最初工作时要从道班步行到养护作业点,最远的工作地点要16公里,带上抬筐、洋镐、铁锹和馍馍、水壶就出发了。平日的主要工作是在公路上填坑槽、平搓板、垫浮沙、垫露骨,稳定沙砾路面,工作时要从公路两旁就近挖沙子(细沙),劳动强度很大。

  1958年左右,段上领导组织木工自制了独轮手推车,对养护工具进行了技术革新,不用再用抬筐抬沙子,再到后来用上了橡胶轮子的架子车,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养护工作效率。一直到1984年、1985年左右,配备了春城柴油车,可以坐车去路上干活了,公路养护初步机械化,养护效率大幅提高。到蘑菇滩大会战,甘新公路全线铺成了油路,养路工从此基本告别了沙砾路面的养护工作,从根本上减轻了养路工繁重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公路的现代化通车能力和车辆的使用寿命。

  不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道班的养路工吃饭都很简单。道班上每个月会送一次粮油,夏天送过来的菜热得放不住,基本上吃不上蔬菜,每天早上吃过早饭,上路工作的时候用手绢包两个馒头放进挎包,装满一壶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到路边啃馒头,喝着水壶里装的凉开水;冬天送来的基本都是白菜、萝卜,上路的时候也是啃着冻馒头,喝冰冷的开水。一个月每人都会供应半斤肉,大家凑在一起吃顿好的。养路工的工资也很低,每个月42块钱,48斤粮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上一直是用毛驴刮路车来刮路。一个道班有6头毛驴,毛驴都是上了户口的,是道班的宝贵财富,一头毛驴每天要吃上2斤豆子才有充足的体力劳动。上世纪70年代,段上有了2台拖拉机,一般是在突击抢险和抢修水毁时才用,平时都舍不得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二八拖拉机才代替了毛驴刮路车。

  养路工长年在野外作业,皮肤黑,一年四季回不了几趟家,工资待遇又不高,所以很难找上媳妇,绝大多数养路工都是熬到年龄大了,才找到媳妇。所以,养路工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挣钱一家人开销,老一代公路人即使退休了,家里也很拮据。

  何桂兰是嘉峪关公路局一名普通的公路人,这条橘色的公路上,曾行走过她的父亲、公公、婆婆和她的爱人,而今哥哥、弟弟和她依然奔忙在公路线上。在这条橘色的公路上,她曾欢愉地收获了爱情,同时,也无情地摧毁了她爱人的健康。

  可以说,这条路上,亲人在那头,她在这头。理想在那头,生活在这头。

  何桂兰的故事,还是先从她的父亲说起,因为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她才毅然走上了这条路。

  她的父亲何永奎,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那是1973年的5月,为了组建嘉峪关段,从武威、张掖和酒泉总段各抽调50人来到荒漠戈壁嘉峪关。当时35岁的何永奎二话没说,毅然从武威总段来到了嘉峪关段工作。

  那时,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父辈们凭着一股子热情和豪情,吃苦耐劳、日夜劳作。没有运输车辆,他们就肩挑人抬运送土方;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就步行十几里去干活,磨烂了无数双胶鞋,吃尽了无数的风沙。1977年,为了解决职工们的温饱问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嘉峪关段在离市区西面20公里的黑山湖附近开垦了农场,当时她父亲是场长,带领同志们打出来两眼机井、开垦了几十亩良田、栽种了上万棵树苗。在她幼年的记忆里,父亲戴着蓝布做的防尘帽,一肩扛起200斤重的大麻袋,一口气就冲上斜搭在铁牛拖拉机车斗上的木板,将麦子一麻袋一麻袋装车,然后再拉回仓库卸进粮仓,为全段职工解决了吃粮问题。时光如梭,父亲和他的工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历经了8年的艰苦打拼,农场被建设得非常壮观,绿树成荫,生机勃勃。

  有一天,在给柳沟泉道班送完草料,返回的途中,老解放的车灯坏了,祁连山的冬夜寒风刺骨、大雪纷飞,司机小陈冻得哆哆嗦嗦,操作困难,父亲怕在吊大坂露宿一夜,既冻坏了年轻的司机,又耽误了第二天给岔路口道班送煤炭,就果断地裹了一件皮大衣,左手抓住引擎盖,右手握着手电筒,蹲在保险杠上给司机照亮。漆黑空寂的大山里,一个微弱的黄点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地移动着,父亲被风雪雕塑成了雪人。等回到家时已是凌晨一点,妈妈的哭声惊醒了何桂兰,原来,父亲的手指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看着他被冻得满耳朵吊着铃铛泡,满脸裂着血口子,她哭了,生怕轻轻一碰,父亲的耳朵就会掉下来。

  1990年,17岁的何桂兰毅然踏上了通往镜铁山的绿皮小火车,同来的伙伴一半去了柳沟泉道班,而他们几个被分到了离镜铁山矿10公里的红土湾道班。从城市来到高海拔的深山里,有几个伙伴嫌条件太艰苦、环境太恶劣,坚持不住回家了。他们也曾劝何桂兰下山回家,但是受父亲坚忍不拔和对事业执著坚守的影响,她丝毫没有动摇,坚守了下来。当年喝着道班房后井窖里的水,何桂兰没有觉得苦涩;手握洋镐刨着沙砾路面上的“搓板”,她没有反悔。因为她的工作条件已经比父亲那时好了许多,他们可以坐着四轮拖拉机去备沙方,这辆宝贝既是他们养路工的运输车辆,又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尽管班长开着它载着他们,颠得肠胃生疼,但仍然很开心。还有那三头可爱的毛驴,它们可是他们道班的功臣!每逢下雨天,工友们就不能出工了,可是它们却在王师傅的驾驭下,默默地拉着刮路车,安静、认真地去履行刮路的职责。

  这一桩桩、一件件,表达了嘉峪关公路人的精神气质;这一桩桩、一件件,凝成了嘉峪关公路人的精神丰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