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视点】艺途万里任君行——浅谈牟国君的艺术创作

 2021/03/13/ 08:4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秋子

【视点】

艺途万里任君行

——浅谈牟国君的艺术创作

陇山秋气浩长空

凝视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丰硕

  秋子

  牟国君多才多艺,擅长诗书画印。他自幼喜爱绘画,随着年龄增长和对事物认知的不断成熟,逐渐懂得了书法与绘画同根同源的道理。为了锤炼线条和用笔,他花大功夫习字悟道,以行楷、篆隶作底,在大量的碑帖中徜徉。由于他对草书情有独钟,在张芝、二王、张旭、怀素和王铎等古典墨迹上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所以创作起来挥洒自如、法度自在而自由性极强。体味他那练达笔墨背后的从容,但见一份低调、一份性情、一份纯真。他总是“低眉无限意,未必要人知”,默默地拓出一条具有自己人格精神的路来。

  牟国君于国画、油画、连环画,以及人物、花鸟、山水皆有涉猎。在书法方面,草、行、篆、隶诸体皆善,并自学诗词和篆刻。而为人称道的,无疑是他的草书。仔细审读他的草书作品,其笔法显然得力于他长时间浸淫的隶书和篆书,又将“写意绘画”的方法融于书法创作,因之带有几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逸、率气、自由与奔放。对于他的草书,总体上似可用三个字来作概括:一是朴,二是雅,三是逸。朴者,以张旭、怀素的字势、笔法为主,兼具“三王”(王羲之、王献之和王铎)气象,质朴厚实,耐品耐嚼;雅者,从一幅幅作品看,虽构形大小参差,笔力轻重有变,但都不矫揉造作,时见典雅有致,一派古人所谓“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风貌;逸者,取法高古却不失时代气息,用笔得体而见率意,特别是将“涨墨法”运用到创作,如《古诗一首》等,宛如一卷起伏跌宕、富有节奏感的壮美画图,可谓颇具说服力的作品。

  书法是一种依附于笔墨语言的汉字书写艺术,观念、方法、情感、审美等,是其根本性的内涵。牟国君深谙斯理。他从绘画、篆刻乃至诗词诸传统艺术,尤其从绘画的构图、着墨及线条、泼墨中寻找契机,从而印证了“百艺相通”的真谛,把握用笔的提按节奏、张弛疾涩、舒缓跳荡、延拖休止,把握字形的大小轻重、结构的虚实空灵、章法的欹侧变化、墨法的涨枯浓淡,把握经典碑帖中的法度内涵和书法精神的合理吸收与运用,从而完成并达到自己心灵企盼的境界。

  牟国君认为,艺术作品必须经受社会的检验与认知。真正的艺术家,“技从艺,艺属文,文载道”。技不精不可。“技精”是构成中国书画艺术的基础,唯此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然而,“技精”并非艺术的归宿。真正的艺术家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少不了学养、修养以及生活、情感、审美和个性等要素的融合,诸如史学、美学、文学、哲学、国学……常言文以载道,就要求书画作品必须以美的外构形式通达社会大众与时代所需要的审美思想、文化、意识与观念。既此,再看牟国君的书法,知其造化主要有二:一是传统功力深厚,点画线条、结构章法、情感意蕴、审美追求等多自传统中来,迹处可见古人;二是笔墨语言成熟,轻重浓淡、虚实变化、欹侧连带、墨色燥润等,能融古化今,适我所用。

  多年来,牟国君将笔墨艺术当成庸常生活的救赎之光,以兴趣始,以毅力行,以使命宿,不断地写出与人与世的暖意来。他如此坚持下去,一定会不断地达到新的高度。

  (本文艺术作品为牟国君创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