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古浪县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 带领乡亲们挪穷窝奔小康

 2021/03/19/ 08:20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雒焕素

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 带领乡亲们挪穷窝奔小康

  55岁的张延堂,曾经和众乡亲生活在祁连山东段的武威市古浪县南部山区干城乡,这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2013年开始,他带领乡亲们向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搬迁,2018年年底,干城村终于实现了整村搬迁的目标。之后,他带领着全村群众抓产业、抓扶贫,为把富民新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和谐新农村而努力。

  挪穷窝

  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交通不便,十年九旱。2013年年底,时任干城乡干城村村委会主任的张延堂为了让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摆脱贫困,便萌生了搬迁的想法。恰逢当时古浪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计划将南部高深山区群众搬迁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

  听说要从山区搬到沙区,村民们一开始时怎么都想不通,搬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张延堂总结原因:“一方面是故土难离,另一方面是担心搬迁后的生计问题。”张延堂和村干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动员和走访。“他们给我们讲了很多好政策,亮堂的房子,蔬菜大棚,还给贷款。”村民赵世泽回忆着。村民赵延桢在多次入户动员后,有了搬迁意愿,但家庭困难,无力筹措搬迁费用,于是张延堂当场资助给他4000元,最终赵延桢搬迁到了富民新村,还种上了日光温室。就这样,张延堂一户一户地做工作,2018年年底,干城村终于实现了整村搬迁的目标,张延堂同群众一起搬迁到了富民新村。

  奔小康

  搬到富民新村后,张延堂开始走家串户,了解群众生活情况,探索扶贫思路。富民新村“两委”班子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积极发展特色产业。2019年,该村在村西新修了230座日光温室,支部班子成员每人带头种植一座棚,带领管护种植230多户,引领群众自种;在村东,动员有养殖能力的农户,修建养殖暖棚450座,投入育肥羊1800只,育肥牛500多头。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栽植了云朵玫瑰200亩,山楂100亩,沙漠油桃300亩,李子树70亩。同时,积极引进海升集团项目4.3亿元,新建占地面积350亩的智能化玻璃日光温室。协调配合县扶贫开发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丝路寒旱产业园,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1000座。这两个项目的建成,可以提供1400人的就业岗位。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张延堂全身心扑在“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上,带领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立新风

  张延堂说,“富民新村是从古浪南部山区八个乡镇搬迁下来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为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村子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该村坚持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以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的形式,开展道德评议,将善行量化积分。2019年评选出文明户17户,评议出最美家庭4户,美丽庭院10户;2020年评选出文明户16户,八星级文明户14户。村集体还通过组织村民外出一起务工,给他们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机会。

  眼下,发展中的富民新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村民们在房前屋后栽植李子、杏、梨等经济林果1万余株,村子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下一步,富民新村将计划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搬迁的示范村、先进村。” 张延堂信心满满地说。

  张延堂

  小档案

  2013年年底,时任古浪县干城乡干城村村委会主任的张延堂,带领乡亲们向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搬迁。2018年年底,干城村实现整村搬迁的目标,张延堂成为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又开始领着全村群众建设新家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雒焕素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