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交行:以人民至上 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

 2021/03/19/ 16:11 来源:新浪辽宁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但据记者了解到,对交行来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是365天的信守承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交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让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和安全感。

  提高政治站位 工作行稳致远

  百年交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和经营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于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从根本上保障经营活动的依法合规开展,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保障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近两年来,交行通过对消保制度体系进行全面梳理,重新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投诉管理办法、审查管理办法、教育宣传管理办法等10余个消保制度文件,有效推进金融宣教、员工培训、合法宣传、合规销售、投诉处理、信息保护等工作,推动业务流程重塑、客户体验持续改善,坚持为消费者做实事、谋权益,筑牢金融安全的防护盾。

  抓好全流程管控 履行责任担当

  为适应新金融消费时代下的变化,交行紧扣重点领域,坚持不懈地抓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流程管控,深度融合重点产品和重点业务。在产品售前,严格实施全面的消保审查,风险关口前移,纠正可能影响消费者的政策、制度、业务规则、收费定价、协议条款等问题,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做好信息披露,帮助消费者在接受产品和服务前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风险。在产品售中,实行销售适当性管理,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将客户信息保护工作贯穿到各项业务操作流程中,防控员工操作风险,守好“最后一公里”。在产品售后,客户意见反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解决客户在使用产品和服务时遇到的问题,交行关注客户意见的解决效率、规范操作、问题剖析、数据分析和溯源整改,搭建以调解方式化解与消费者之间矛盾纠纷的制度体系。

  积极实施宣教 提升金融素养

  交行持续面向消费者开展多元化、全渠道、高频次的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积极做好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每月不间断地通过公众号、手机银行APP常驻栏目“姣姣说消保”,立足趣味性、生动性,采用短视频、直播、广播剧、长图文、知识问答等多样化形式,帮助消费者识破非法金融活动骗局,提高消费者的金融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结合营业网点厅堂教育,开展各类送金融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商圈、进企业等现场活动,逐步进阶消费者们的金融素养。近日,在人行“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银保监会“3.15”消费者教育宣传周活动中,交行聚焦“一老一少”,开展针对性金融教育,发布《姣姣伴你共成长》读本、创新《姣姣说消保 温暖常相伴》系列视频号短剧、推送“姣姣说消保”系列专题软文和“以案说险”、开展消费者偏好调研等,建立起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知识传递与获得的互动,关切陪伴消费者成长。此外,交行每年都会面向各层级的员工(涵盖中高级管理层)培训消保热点、重点问题,提高员工的消保意识和专业能力。

  关爱弱势群体 改善客户体验

  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在新金融生态下,以客户为中心,重塑业务流程、业务模式创新,全渠道、全场景、全链路提升客户体验已迫在眉睫,交行正在抓紧建立客户体验持续改善机制,打造优异的客户体验。随着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让一些老年人犯了难,交行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一方面,保留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在部分地区设立服务老年人的特色网点、敬老窗口或绿色通道,铺设无障碍设施、便民设施,推广“一站式”服务,让老年人少跑腿。如上海市东方路支行配备无障碍ATM机、无障碍洗手间,开设无障碍服务专区,集填单、现金、理财、网银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弱势群体办理业务带来了便捷。另一方面,交行正在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自助设备、手机银行及“买单吧”APP适老版本,优化客服热线老年客户呼入转接方式等,后续都会逐步推广上线。

  交行相关人士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科技不断驱动金融变革,交行将继续着眼国家、着眼未来、着眼消费者,致力于做好做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营造公平公正的金融消费环境,为消费者保驾护航,共创美好金融生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