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

 2021/03/23/ 03: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张国华 尚德琪 顾丽娟 沈丽莉 安志鹏 袁志伟

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

浴血播火 点燃希望

中共邠宁支部旧址内的支部成员议事场景雕塑。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俄少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国华 尚德琪 顾丽娟 沈丽莉 安志鹏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袁志伟

  春光正好的一天,在距离宁县县城不远处的太昌镇肖家村,一处极具当地特色的小院尽现眼前。

  一面鲜红的党旗,三孔朴素的窑洞,这里正是王孝锡烈士的故居,也是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的诞生地。

  “王孝锡出生于宁县太昌镇联合村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1925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天,王孝锡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

  跟随邠宁支部旧址讲解员走进展馆,一幅幅英雄画像,一个个革命故事,让时间霎时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8月,甘肃早期革命运动播火者王孝锡以中共中央西北特派员的身份,回到陕甘交界一带农村,秘密建立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邠宁支部。

  “中共邠宁支部成立不久,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又在太昌建立了中共临时区委,下辖3个支部,发展党员33名。”中共宁县县委党史办主任李新宁说,邠宁支部和太昌区委成立后,通过组建扩大党组织、发展党员,组织力量有力加强,加速了庆阳革命斗争的进程。

  “同样,王孝锡他们在宁县一代的革命活动,也使得反动当局惊恐不安。”李新宁说。

  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在太昌被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临行前,他写下“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的诗句。

  在狱中,面对一次次酷刑,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严守着党的机密。12月29日,当王孝锡得知敌人即将对他下毒手时,他从容写下了一首诀别诗:

  纵有垂天翼,难脱今夜险。问苍天,何不行方便。

  驭飞云,驾慧船,搬我直到日月边。

  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

  出铁笼,看满腔热血,洒遍地北天南……

  12月30日,王孝锡被残忍杀害,时年25岁。

  李新宁说,王孝锡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战斗的悲壮人生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永远垂范后世。

  太昌镇党委书记张丽萍说,王孝锡一生写了很多诗,在牺牲前的一首《寄妻诗》中曾写道:“献身革命不还家,卿奉双亲务桑麻。更嘱贤妻一件事,还当培育革命花。”

  “这是多么伟大的革命精神,不仅自己献身革命,还嘱咐妻子把当时仅2岁的孩子也培育成革命花。”说到此处,张丽萍一度哽咽,默默地别过脸去。

  位于太昌镇西南一公里处的王孝锡烈士陵园,松柏掩映,庄严肃穆,四周的碑帖上刻着他曾经写下的诗作,64岁的杨习宁老人正在扫墓。

  “今年是我在王孝锡烈士陵园自愿扫墓的第12年,虽然我们和烈士没有什么亲族关系,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他们牺牲换来的。”杨习宁边扫院子边说。

  为进一步继承革命先烈优良传统,传承红色革命基因,宁县太昌镇对中共邠宁支部旧址进行了恢复重建,生动地展示了王孝锡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浴血播火的光辉历程,吸引了广大干部群众来寻找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

  穆瑞娟是肖家村的驻村干部,也是邠宁支部的讲解员,在邠宁支部旧址重建过程中,她担任起了讲解工作。

  “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不断了解革命先烈们的悲壮事迹,自己也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受教育。”穆瑞娟说。

  如今,太昌镇成为红色小镇,为庆阳打造“北有南梁、南有太昌”红色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县共产党员、干部群众来这里接受红色教育,学习党史,对我们镇来说,都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张丽萍说,今后太昌镇将继续把中共邠宁支部旧址打造成面向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传承红色的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