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青山绿水入画中 景美民富幸福来——康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述

 2021/05/18/ 23:34 来源:新甘肃 记者 陈多 通讯员 崔丽红

康县美丽乡村遍地开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通讯员 崔丽红

  行走在初夏的康县,入眼的是宽敞平坦的乡村道路和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产业发展蓬勃,美丽乡村升级建设持续推进,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渐次展开……

  水滴石穿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近年来,康县全面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县乡两级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了从建设美丽乡村、管理经营美丽乡村到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转变。

  “我们镇是全县最早建设美丽乡村的,可以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王坝镇党委书记曾岗说。

  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王坝镇依托大水沟等美丽乡村打造了生态民俗旅游区。眼下,旅游区内的百亩牡丹园种植基地里,一派热闹非凡的劳动场面。

  “他们都是村子的留守妇女,也是我们公司的股东。”康瑞文化旅游公司负责人王于辉介绍道,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公司免费给群众提供苗木种植和技术服务,再按市场价回收牡丹籽,没有入股的农户也可以自主来打零工。

  “一天挣100多元,既照顾了老人孩子还能赚点零花钱,游客多的时候,我还卖点小吃啥的,一年能赚3万多元呢。”正在栽种牡丹苗的村民何大姐说。

  王坝镇不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勾画了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好画卷。“下一步,我们将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对全镇的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脱贫成果自然会得到有效巩固。”曾岗说。

  不仅仅是王坝镇,在这场美丽变革中,康县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全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气象。

康县茶产业。

  巩固成效 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令人艳羡的生态、美丽宜人的环境、干净整洁的庭院,康县山乡群众现在的光景和过去已是大相径庭。

  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康县以基础设施到户、产业到户、人居环境改善到户“三到户”为原则,精准发力、持续攻坚。特别是人居环境改善,让广大群众有了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

  “针对康县南部乡镇黑、空、阴、冷、潮的问题,县上提出要规范堂厅,杂物专室,房周整洁,卧室上楼,从而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河镇党委书记张英介绍说。

  走进两河镇丁山村,村口脱贫攻坚记忆馆大门上的“铭记攻坚历史 心存感恩情怀”12个大字很是醒目。

  “三步两搭拐”曾是丁山村出行难最真实的写照,如今驱车3、5分钟便可从村里走到最远的社了。

  村党支部书记周元文说:“写这个字的初衷就是要教育引导群众懂得感恩,利用现在的好条件一心谋发展。”

  条件改善了,环境变美了,丁山村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好。

  步行经过几家农户,密密麻麻的蜂箱在地上整齐摆放,到处是忙着采蜜的蜜蜂。

  “我们专门成立了康县大青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金耳、羊肚菌等特色产业,预计今年能收入40万元左右。”周元文说。

  如今,康县全域乡村的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丽,脱贫攻坚成效越来越显著,群众口袋越来越鼓,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康县贫困村老人颐享天年。

  激发动力 筑牢乡村振兴发展基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康县通过连续十年美丽乡村建设,转变了群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了健康文明、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动力……

  站在阳坝镇花岩沟村村头最高点望去,两层小洋楼比比皆是,各家院子门前零星的油菜花、樱桃花争相开放。

  “之前花岩沟村基础设施跟不上,环境脏乱差,村民意见大。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大家齐心协力,去年顺利建成了美丽乡村。”阳坝镇的包片干部陈怀虎说。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委会副主任邹吉宽信心满满:“以前我们村的面貌确实不行,现在风气很好,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儿足得很呐。”

  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做好乡风文明建设是关键。

  王坝镇苟家村是康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这个村通过积极开展移风易俗、争做好公婆、好媳妇等活动,带动群众致富劲头不断高涨。

  “我们开展了家洁院净、村评户比活动,集中让没评上的村民去先进群众家里学习借鉴,这样效果非常好,咱们村不管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在向好的方向走着哩。”村党支部书记谈满清告诉记者。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康县全力激发贫困群众自强自立的内生动力,让脱贫更“精准”,让脱贫更长效,让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石更牢固。

康县贫困村群众迎来新生活。

康县乡村旅游示范村花桥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