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保障,守住脱贫攻坚最后防线
兜底保障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问题的最后防线,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
近年来,甘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全力以赴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确保兜住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底线,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临夏县尹集镇兜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黄某云,家中有4口人。妻子下肢瘫痪近20年,父亲体弱多病,女儿还在上学。2019年,他在工作时不幸摔伤腰部住院治疗。临夏县民政部门及时将他家每人每月84元的三类低保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的二类低保,确保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等女儿读完书,找到工作,家庭情况肯定会一年比一年好,我们家的幸福生活也就有盼头了。”兜底保障,让黄某云重燃生活的希望……
“我们坚持把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作为编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的基础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健全完善了救助体系。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以来,省里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衔接配套、规范完善的兜底保障政策体系。为扩大政策供给,创新完善了扣减就业成本、扩大两项补贴范围、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兜底保障政策更多、更好地惠及困难群众。通过实施单人户施保政策、落实渐退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有效解决和避免了贫困人口脱贫后又返贫的问题。”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兜底保障对象(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88.9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目标要求。
甘肃坚持把对象精准作为低保制度的生命线,多措并举落实“精准再精准”的要求,同时围绕全面小康,持续提高救助水平。
持续提高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2855元提高到2020年的4428元,增幅达55.1%。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单一的基本生活标准拓展为“基本生活+照料护理”,2016年,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年4525元,2020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基本生活+照料护理)根据自理能力分为全自理、半自理、全护理三类,分别是7200元、8400元和9600元。通过不断提高保障标准,特别是大幅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确保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兜底保障对象持续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与此同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临时救助467.81万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2.39亿元。为431.5万贫困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4.24亿元,目前已有114.9万贫困人员按月领取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暴洪灾害,甘肃省民政厅通过公布救助热线、开通网上申请渠道、优化简化审批程序、适度扩围提标等形式,最大限度缓解了疫情灾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2020年,因疫、因灾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1.85万人,对30.5万人实施临时救助,发放资金3.74亿元,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2020年以来,民政系统联合扶贫、教育、人社、卫健、医保和残联等部门启动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将有致贫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边缘人口、低收入群众以及登记失业人员等人群纳入监测范围,通过部门间的信息数据共享比对,适时发出监测预警信息,做到困难问题、急难事件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以有效地固成果,防返贫。目前,全省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的对象共有10大类413.7万人,已对2.4万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落实相应救助,对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建立台账,持续关注家庭情况。
“兜得准”“兜得住”“兜得牢”,甘肃全力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努力让困难群体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5月19日《陇上行——甘肃脱贫攻坚纪实》第三集:决胜
- 2021年05月18日[专题]甘肃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 2021年05月19日【微海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 2021年05月19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扶贫路上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