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放归自然 6尾娃娃鱼“回家”

 2021/05/24/ 08:32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欧阳海杰

放归自然 6尾娃娃鱼“回家”

  每日甘肃网5月24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欧阳海杰)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暨地球生物多样性日,当天,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兰州市七里河区海洋科普协会承办的“2021保护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活动暨野生大鲵救助康复放归仪式”在海德堡(兰州)极地海洋世界举办,活动现场,兰州极地海洋世界工作人员将6尾救助康复的野生大鲵(俗称娃娃鱼)交接给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带它们“回家”,在栖息地放归。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别称娃娃鱼、人鱼、孩儿鱼、脚鱼、啼鱼等,不同的地区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国家规定,违法捕获、猎杀、贩卖、食用野生大鲵将受到法律制裁。

  据了解,这6尾大鲵都是由于栖息地在夏季连续降雨冲毁等原因,在黄河兰州段沿岸被市民发现,均生命体征不佳,后送至海德堡(兰州)极地海洋世界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护。

  自2015年以来,兰州市连续6年在黄河兰州段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兰州鲶等各类苗种1210万尾。

  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汪瑞武告诉记者,秦州自然保护区内的大鲵从最初建保护科研调查的800多尾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尾,一方面是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也是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广泛参与各类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