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为了明天的希望——定西市教育发展综述

 2021/06/02/ 21:22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崔银辉 通讯员 申力行

安定区将台村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课间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我家原来住在紫云村,山大沟深,村子里没有幼儿园和小学,孩子们需要走山路到其它村读书,早上5点天没亮就要起床,晚上回家时太阳也落山了。我们村整体搬迁后,现在孩子几分钟就到了学校,方便多了。”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村民连淑梅感慨道。

  连淑梅所言也是定西市教育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西市大力推进“教育强市”,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三五”以来,定西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56%、99.82%、96.49%,较“十二五”末期分别增加了23.85个百分点、9.36个百分点、6.44个百分点,七县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100%。

  帮孩子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

  青少年的求学之路,不仅在于求知,更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了帮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定西市一直把德育放在首位。

  正值建党百年,定西市教育局以“学习党史悟思想,立足教育办实事”为主题,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在少年儿童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活动是此次活动的内容之一。4月20日,传唱活动在定西市幼儿园激情开唱,正式启动;4月25日,接力棒传至有着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的百年老校——通渭县文庙街小学,孩子们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激情澎湃的朗诵中唱响《七律·长征》……

  文庙街小学五年级学生薛雨萱说:“唱红歌,让我们感受到党和祖国的伟大,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精神,令我感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举办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活动,就是想利用红色歌曲这一人们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形式,将党史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全市广大师生用歌声铭记党的辉煌历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新时代人民生活好的主旋律,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担当新使命、奋进新时代,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定西市教育局局长盛淑兰说。

  截至6月1日,定西市共有1000余所学校2万名师生参与了红歌接力活动。

临洮农校举行“千校万人唱红歌”接龙传唱活动。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申力行

  让教育阳光普照山川

  安定区鲁家沟镇将台村是400余户外来村民的新家,他们曾居住在不同的山沟里。

  杜玉琴原来家住御风乡大湾村,那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四五岁的孩子都满村跑。杜玉琴的孩子6岁时上学,每天早上4点,她就要起床做饭,吃过早饭,背着孩子去上学。“没办法,要到其他村子上学,都是山路,有一段(路)特别难走,属于陡坡,孩子小,根本走不了。”她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她再去地里干活,干到11点就赶紧回家做午饭,然后爬山路给孩子送饭。

  那时候孩子们最怕全镇举行统考,因为要到镇上参加考试,而到镇上的路更长。“每到全镇统考前,我家大儿子就睡不着觉了,怕第二天去不了,夏天一下雨路更难走。”连淑梅回忆道,“孩子早晨要起个大早,走山路走了3个小时,总算没耽搁考试,结果考到一半睡着了,又被监考老师摇醒了……”

  而现在,出门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 “我家大儿子一回来就说好羡慕弟弟,不仅有了幼儿园,条件还好。”连淑梅说,现在她也跟着享福了,再也不用起早贪黑。

  走进将台村幼儿园,这里设施齐全,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做课间操。教室内,为“三八”节、母亲节、植树节等制作的手工作品摆放得整齐有序。园长剡禧玲一边介绍孩子们的手工作业,一边说:“我们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城里幼儿园相同,涉及到健康、艺术、语言等五大领域。”

将台村幼儿园小朋友的手工作品。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让教育普惠之光照耀到每个乡村,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全市改造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540所,全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20条底线”要求。2018年至2020年,连续在三个深度贫困县实施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项目,改造237所农村学校取暖设备。

  2018年至2020年,定西市改造237所农村学校取暖设备。(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关键在提升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定西市通过“特岗计划”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优化农村学校师资结构,并积极筹措经费,按人均每月不低于400元标准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此外,全市投资近2亿元,为78所学校建设周转宿舍2000余套,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宿问题。

  曾在安定区鲁家沟镇紫云村担任了30多年小学教师的杨述文说:“现在不仅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好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几乎是同步的,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乡村教师心里也有底气了。” 乡村教师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乡村教育发展的生动注脚。

  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

  职业教育,是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5月13日,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岷县职专)康复技术二年级学生曾田田正在上实践课,和同学们一起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推拿手法。

  “我中考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得到家人的支持。”曾田田告诉记者,现在大家对职业教育的看法改变了很多,不再认为是“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选择”“没出息,没前途”。现在放假回到村子,不少乡亲们都向她打听学校的情况。

  岷县职专党组织书记、校长侯平栋说,近两年,社会对职业教育逐渐认可,学校发展势头很好,2020年,岷县职专成功创建为省级中职示范学校。学校立足当地实际,紧跟供给侧结构改革步伐。“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定西也在全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所以我们开设有中药制药、康复技术等专业。幼儿保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受市场青睐,现在我们学校学生升学就业率达到100%。”侯平栋说。

岷县职专学生通过实操课提升专业技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2017年起,定西市按照职业教育“一县一策”“一校一品”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专业品牌,相继建成临洮农校园艺作物设施栽培实训中心、定西理工中专电子商务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漳县职业中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等。

  在脱贫攻坚战中,定西市职业学校累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5万余人次。2020年,全市职业学校开展农民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7698人次。

  岷县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吴乔忠认为,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让更多年轻人找到了人生发展方向,人人拥有出彩的机会,更为全县、乃至全市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重视职教、发展职教的良好氛围正在定西逐渐形成。定西教育系统扎根定西大地办教育,已初步构建中、高职贯通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且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全市12所中职院校与省内外3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合力,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迈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